當今改革發展波瀾壯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宏偉。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美好,更舒適,人們充分利用大自然賜予的能源和財富,積極努力地去創造和奮斗。然而,就在人們為自己的生存而創造財富的過程中,各種對人類產生著嚴重威脅的事物也潛伏在周圍。除了天災之外,對我們危害最大的就是各種人為事故。一旦由于自身或他人的麻痹,疏忽,導致事故降臨,就會喪失其應有的幸福、財富甚至生命。我們希望能幸福而快樂的生存,但這一生存的基石在于:必須重視安全,永志不忘安全。必須以“愚者用鮮血換取教訓,智者用教訓避免流血”來警示自己。如果能做到這點,你將一身平安幸福,終身不會留遺憾!
“安全”,使你倍感幸福
安全關系到人的生命和身心健康,保障生命安全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以人為本”,首要的就是以人的生命健康為本。在安全生產的過程中我們必須保護人的生命安全,健康的體魄和完整的生命是人們幸福的基礎。這里,我們暫且不論安全與公司和社會的關系,盡管安全與公司和社會是息息相關的。僅就個人而言,只有有了完整的生命和健康的體魄,才能夠去從事創造有社會價值的工作,才能夠去追求個人的理想,才有資格去努力實現自己的生活環境。從家庭而言,只有有了完整的生命和健康的體魄,才能體現出一個家庭的圓滿,進而又能夠充分承擔其家庭的責任,完成家庭的義務,為家庭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與家庭成員一起分享快樂與溫暖。一旦一個人的身體受到傷害,輕者皮破血流傷筋斷骨。而重者呢,缺胳膊少腿血肉模糊,這是人生極大的悲哀,整個家庭也將像多米諾骨牌效應一樣,幸福鏈缺失環節,由幸福美滿、充滿希望迅速滑向苦難的深淵。翻開中遠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編寫的《船舶工傷事故案例分析》《難以忘卻的記憶》等書,我們面對的是輕傷重殘的個體、破碎的家庭和一群悲痛欲絕的老老少少。事故過后心痛,不如平時安全意識加重,幸福歸屬自己,亦不拖累公眾。
“安全”,能夠積累財富
財富是靠人們的主觀努力,在社會實踐中創造的。要擁有財富,就必須從事社會生產的實踐活動。而沒有完整的生命和健康的體魄,就必然妨礙其參加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實踐活動,至少使其參與活動的能力受到限制,擁有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也隨之而減少。我們知道,當一個人生命受到威脅或身體不健全時,實行救死扶傷,盡力挽救和延續生命的存在,是當今社會義不容辭的職責,但社會和家庭亦需支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大量消耗社會和家庭擁有的物質和精神財富。2005年1-6月份全國共發生水上交通事故262件,死亡失蹤227人,沉船146艘,直接經濟損失近3億元,這是多么慘痛的數字呵。損失的是財富,失去的是不可能再復活的生命。正如有人說:最大的財富是健康,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把生命做為一個數字前面的“1”,把家庭所擁有的諸如票子、房子、車子、幸福快樂等等都劃歸到后面的“0”。這個數字的“0”越多,那么它的值就越大。如果沒有了前面的這個“1”,后面的“0”不論再多,也只是“0”,沒有任何意義。因此,只有有了安全,才有創造財富的基礎,才有擁有財富的條件。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船舶,創建小康家庭,單憑勤勞不行,沒有安全第一,后續全部為零。從這個角度而言,“安全”能夠積累財富,或者說,“安全”就是財富。
“安全”,履行公德基礎
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如何評判,筆者以為,也要看其對于安全的態度如何,看能否在生產作業中做到“三不傷害”。“違章”是對“三不傷害”的直接否定,有“違章”的人至少在道德品質上是不健全的。因為安全道德是社會公德,是職業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安全生產緊密關聯。珍惜生命,關愛健康是人類共有的傳統道德,安全是道德準則的具體體現。在以往的船舶安全事故中,有檢驗貨艙時摔入艙底的,有安放引水梯時墜入海中的,也有檢查主機時碾進曲拐箱的,匆忙撤離時墜落救生艇中的。這些慘重的“血”的事故給我們的教訓是深刻的。凡此種種原因各異,不可否認,這里有一些共性的“安全”問題需要吸取并引以為戒。但其中屬于個人行為的“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我們知道,個人的“安全”問題并不僅僅是屬于個人的,也有屬于社會的;生命也不僅屬于個人,也屬于親人、屬于家庭、屬于社會;一個人發生安全問題,整個家庭甚至社會都要品嘗這個悲劇的惡果。對生命的珍惜,也是對生活的美好追求,是對家庭的負責,同樣也是對公司對同事的尊重。這是一個人“對家人盡愛心,對工作盡責任心,對社會盡奉獻心,對國家盡忠心”的最基本的要求。“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強烈的責任心是以一定的安全道德為基礎的。一個對自己的安全都滿不在乎,對生命價值都毫無認識的人,我們還能相信他能夠對他人、家庭和社會承擔責任嗎?在道德觀念中我們應該提倡使他人生活得更好、更安全,任何人都應該加強“遵章光榮、違章可恥”的意識;充分認識到自己對自己、自己對他人安全應承擔的責任;明確自己的安全行為規范。因為不傷害人才能做到尊重人,珍惜自己的人才有可能尊重別人。遵循高尚道德,工作盡心盡責,懂得珍惜生命,一生最佳選擇。
“安全”,需要安全技能
從事社會生產,必須掌握一定的技能,這樣才能勝任一定崗位的工作。只有熟練的掌握與之相應的安全技能(環境認知),才能順利完成任務。安全技能是指能掌握和利用自然界的,物理的,化學的,機械、工具、設備、設施、儀器儀表、材料及使用這些物質和技術所構成的安全技術系統。依靠安全技術,保障人類在自然界能平安生息,在一切領域保持安全的活動。人們又可利用各種各樣的安全生產工具、防身護身的生產資料、掩蔽防患的材料、進攻或防御的器械,用以保護人民的安全與健康。而任何崗位所要求的技能無論其標準高低,最基本的技能是掌握安全的技能。只有掌握最基本的安全技能,才能掌握和實施操作更高層次的技能,在沒有掌握安全技能的條件下,是不能完成崗位任務的。以船舶為團隊從事海上工作,活動在鋼鐵上,作業在鋼鐵間,整天與鋼鐵打交道的船員們,亦能轉動幾萬馬力,操縱超級巨輪,航行五大洲三大洋,但在日常工作中安全事故卻時有發生。如:吊貨件碰破腦袋、走路踏空摔跟頭、檢修機器斷手指、鋪設舷梯安全網也會碰傷腿等等,不能說他們沒有掌握技能,但他們缺少的是安全技能。所以說安全技能是最基本的、最基礎的、具有決定性因素的。這里包括個人的安全意識,如何執行規章制度,以及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等等。是否安全和能否保證安全表明一個人技能水平的高低,也成為一個人能否勝任崗位工作的基本條件。可以用這樣幾句話概括一下:技術入門,一崗多能,安全在先,萬事皆成!
“安全”,才能受到尊敬
我們知道,使人們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傷害的事故往往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這種不安全行為包括自身的不安全行為和他人的不安全行為,無論那種情況,至少都說明被傷害者本人的安全防范意識不強和安全技能低下,缺少應急應變能力、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事故中80%以上的傷者都是青工,我們不能不從中看出這樣一個問題,這些青工在責任心、安全意識、工作經驗、職業技能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有關機構應當加大這方面的學習、教育、培訓的力度,使船舶的安全生產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盡管員工在工作中的傷害可以被定性為“工傷”,可以得到相應的補償,也能夠得到人們的同情和憐憫,但是,工傷可憐而不光榮。最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授予111艘船舶為2005年度“安全誠信船舶”和202名船長為2005年度“安全誠信船長”資格,這些船舶和船長在安全航行和安全管理方面,得到主管當局的認可,在安全行為上享受誠信榮譽。兩者相比,應當引起大家的一些思索。所以說,真正光榮的是能夠遵章守紀、嚴格踐行安全制度、防患于未然、能夠化險為夷的人,是長期實踐“三不傷害”,沒發生過“三違”的人;只有這些人才能得到社會的褒獎,得到人們的尊敬。也只有這樣,船舶才能真正做到“安全誠信”,整個公司的安全生產才能再上一個新臺階。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探索應用力原理解讀HSE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