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工作的關系,再次抽時間重溫了安全生產方針,從中又有了新的收獲。
所謂的方針,簡單而言,實際上就是一個國家或政黨確定引導事業前進的方向和目標,它是為了達到事業前進的方向和一定目標而確定的一個時期的指導原則。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日至今,在這歷史漫長,長達60多年的時間長河時里,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隨時伴隨著時代不同時期的要求和需要變化而變化,這種變化它是伴隨著我國政治、經濟和改革開放,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而與時俱進。根據現有歷史資料顯示,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前后經歷和發生了三次重大的變革,即經歷了由:“生產必須安全、安全為了生產”,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為“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時代變遷與轉變的歷程。
在這時代變遷、變革與進步的歷史行進過程之中,我國結合當前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突出特征國情的實際情況,現在提出來的“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對如何搞好當前的安全生產工作,實現安全生產無事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目標與要求,特別強調了綜合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內容更為豐富多彩,主題更加鮮明而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它從過去只簡單或單獨強調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比較而言,又新增添了如何進行綜合治理新的具體內容,這顯然就說明是由我國國情所決定的。
通過現在與過去的比較,首先把“綜合治理”充實到安全生產方針之中,這充分反映和體現了近年來我國在進一步改革開放過程中,安全生產工作面臨著多種經濟所有制并存,而法制尚不健全和完善、體制機制尚未理順,以及急功近利的只顧快速不顧其他的發展觀與科學發展觀體現的又好又快的安全、環境、質量等要求的復雜局面;充分反映了近年來我國安全生產工作的基本規律及其特點。所以說要全面理解“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絕不能脫離當前我國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征國情的實際情況。
其次我們黨的安全生產方針是一套比較完整的統一體,堅持安全第一,必須以預防為主,實施綜合治理。只有認真排查隱患和有效的治理隱患,有效的防范事故,才能真正把“安全第一”落實到實處。每當安全生產事故發生之后,組織開展搶險救災,依法追究責任,深刻吸取經驗教訓,固然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但是對于生命個體而言,大家一定要十分清楚或清醒的認識到一旦傷亡發生了,誰想改變就再也沒有改變機會的可能了。因為發生事故,究其根源就是源于隱患的存在,那么防范事故的發生最有效的辦法是什么,應該就是主動排查、綜合治理各類隱患,主動把事故或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絕對不能等到付出了生命代價的時候、有了血的教訓之后才去改進工作。從這個意義上講,綜合治理就是安全生產方針的基石,是抓好和搞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重心所在。
因此,在安全生產管理的實踐中,各級管理人員要把綜合治理放在搞好安全生產的首位,把抓好安全生產的重心放在強化綜合治理之中。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淺議平面閘門的優缺點
下一篇:淺談安全在日常生產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