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與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今日發布了最新的“113個城市污染源監管信息公開指數”報告。評價結果顯示,2009-2010年度,中國污染源監管信息公開總體上繼續擴大,部分城市有明顯提升,但環境信息公開的進展還不均衡,部分城市低位徘徊,少數城市不進反退。
兩家機構的研究表明:多數城市在污染源日常監管信息公布方面依然虛弱;企業級排放數據的公開依然明顯缺失;同時,中國在環境信息公開方式上,又出現了不少創新舉措,形成了更多良好案例;一些城市開始就環境管理與NGO展開互動。這些都為環境信息公開的推進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8年5月1日《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正式頒布實施,IPE與NRDC兩家機構共同開發了污染源監管信息公開指數,并以此對該法規在2008年的執行情況進行了評估,確認環境信息公開已經艱難破冰,但尚處于初級水平,僅有4個城市達到了及格線。
兩家機構對113個城市的污染源信息公開狀況進行的最新評價顯示, 113個城市的平均分達到了36分,比2008年度提高了5分。而60分以上的城市增加到11個,其中冠軍城市寧波率先攀上了80分檔位,緊隨其后的是深圳、上海、臺州等城市。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主任馬軍表示:“此次評價報告著重通過縱向對比,明確哪些城市在環境信息公開上取得進展,哪些城市出現停滯甚至退步。同時,通過在省內各城市之間、省會城市之間、直轄市之間進行的橫向對比分析,識別各個對照組中的領先城市和薄弱環節,促進城市間更好地相互借鑒。”
通過對兩年評價結果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嘉興、佛山、中山等城市信息公開程度有較大提升,而太原、杭州、赤峰等城市的得分則明顯下滑。而橫向對比分析則顯示,天津、石家莊、呼和浩特、貴陽、珠海等城市在相應的對照組中表現不佳,有必要借鑒良好實踐加以改進。
應邀參加PITI評價結果發布的部分城市分享了加強環境信息公開的經驗和體會。重慶市環保局陳盛樑主任說:“既然國家有環境信息公開的法律,地方就必須執行。作為重慶市環保部門,我們在實際操作中也盡可能協調相關部門把環境信息公之于眾。”
寧波市環保宣教信息中心謝曉程主任表示:“寧波市環保局通過建立信息公開機制,創新環境信息公開方式,充分保障公眾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使環保部門的權利在陽光下運行。”
黃石市環境保護局信息中心主任唐元鵬談到:“今年五月,我們有幸參加了在山東文登舉辦的‘污染源監管信息公開研討會’,聽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環保部門有關環境信息公開的好經驗,很受啟發。特別是會議提出的環境信息公開是增強公眾知情權,能有效調解公眾與企業、與政府部門之間的矛盾等觀點,給了我們很大觸動。于是我們回去就對原有的環保網站進行了改版,極大地增強了其信息公開功能和用戶友好性。從我們內心上講,很希望通過信息公開,努力打造服務型政府,改善政府形象。”
NRDC(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中國環境法項目主任王立德律師,對2009-2010年中國環境信息公開的里程碑事件進行了回顧與分析。他談到:“下一步重點應是加強企業一級的污染信息公開。目前法規只要求少數列入黑名單的公司公布污染信息,實際上即便這樣也很少真正公布。而國際常規做法是建立污染物排放與轉移登記制度(PRTR),讓各公司有動力競相提高環境績效,加強公眾監督,增強政府執法能力,共同保護環境、降低污染。鑒于中國近年在環境信息公開方面所取得的重要進展,創建中國的PRTR 將是水到渠成的下一步措施。”
與會的專家學者也從專業的角度作出了點評,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竺效博士表示:“PITI評估結果,尤其是‘全明星陣容’,再次給予我們信心,使我們堅信在我國完善政府環境信息公開執法是現實可行的,關鍵在于我們需要改變對環境信息公開執法工作的認識,改變理念。此外,我們還應清楚地認識到,環境信息公開工作不應“孤立無援”,應與信息公開后的相應環境行政管理執法工作、環境法律責任追究工作等緊密配合,以最終實現改善我國的環境質量的目標。”
2009-2010年度評價報告的主要發現如下:
環境信息公開水平總體上繼續提升
根據評價,113個城市的平均分達到了36分,比2008年度提高了5分。其中82個城市的得分有所上升,占評價城市總數的73%。60分(及格線)以上的城市從2008年度的4個,提高到2009-2010年度的11個,其中2008年度的冠軍城市寧波率先攀上了80分檔位,其余10個城市分別是深圳、佛山 、上海、臺州、中山、常州、泉州、福州、南通、蘇州。
環境信息公開的進展并不均衡,呈現出分化趨勢
縱向對比,65個城市得分與2008年度比較有較為明顯的上升,但同時有15個城市得分下降幅度較大。報告確認了進步最快的10個城市和退步最大的10個城市。
橫向比較,東南沿海地區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上海、福建、江蘇、浙江、廣東評價城市的平均分均名列前茅;而中西部一些地區不進反退,吉林、江西、內蒙、貴州、甘肅得分墊底。
通過將同省區內城市的得分進行對照分析,發現多數省區內的城市差距較大,其中有9個省區的第一名比最后一名的得分差超過100%。其中省內城市得分差距最大的是廣東省,其分差達55.7分。
企業級排放數據的公開依然明顯缺失
在本年度中,大量超標違規和強制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沒有按照法規要求向社會公布其排放數據,而當地環保部門沒有依照法規要求對其中任何一家進行罰款,并代為公布。
在企業級排放數據公開方面,常州、天津泰達、徐州銅山等形成了一些難得的良好案例。值得一提的是,自2010年10月起,環境保護部將較為詳細的企業上市再融資環境審核報告通過其網站進行公布,其中包含企業3年來排放數據,這一良好舉措值得借鑒。
一些地區的進展未能常態化
2008年北京奧運之前,北京以及山西、河北等周邊地區加大了環境集中整治力度,分別公布了一批污染企業,但隨著奧運結束,這些好的做法未能延續,造成周邊多個城市得分下降。2009年濟南全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與廣州亞運會,都使得當地及周邊一些地區的環境信息公開程度提高。但因大型活動而擴大的信息公開如何能夠常態化,成為一個難題。
一些地區開始就環境信息公開與NGO展開互動
在PITI評價過程中,一批城市就環境信息公開與NGO進行了直接溝通,其中嘉興、北京、中山、煙臺、保定、銀川較為積極;2010年5月,環境信息公開研討會在山東省威海市召開,與會的環保局官員與NGO和媒體共同探討推進環境信息公開的工作;2010年11月,公眾參與論壇在浙江省嘉興市召開,環保局官員與NGO、媒體、社區代表就環境信息公開進行了深入交流;2010年來,重慶市、天津泰達開發區等都主動和NGO進行溝通,探討中都包括環境信息公開議題。這些溝通促進了一些地區信息公開的擴展。
“全明星”得分的提升印證信息公開的現實可行性
與2008年度評價相同,我們將2009年度PITI評價的8個細項冠軍的得分組合在一起,再次推出年度“全明星”陣容。2009-2010年度“全明星”陣容的總分高達95.3分,比2008年的89.5分高出了5.8分。2009-2010年度PITI“全明星”陣容的突出表現,再次凸顯在中國當前的社會經濟條件下,污染源監管信息的公開不但是可能的,而且做到較高的水平亦是現實可行的。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