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總則
1.1 目的
硫化氫為無色氣體,具有臭雞蛋氣味,易溶于水、醇類、石油溶劑和原油,主要用于化學分析,如鑒定金屬離子。硫化氫具有多種危險性,主要是一種強烈的窒息性氣體,同時還極度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雖然硫化氫有惡臭,但極易使人嗅覺疲勞而毫無覺察,危害性極大為了作業現場人員能夠高效地應對H2S中毒事件,保障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1.2 范圍
適用于員工遭遇H2S時的應急工作,并視情況啟動應急預案。
1.3 預案的啟動條件
1.3.1 H2S中毒類型劃分
1) 刺激反應:
接觸H2S后出現流淚、眼刺痛、流涕、咽喉部位有灼熱感等刺激癥狀,在短時間內恢復者。
2) 輕度中毒
有眼脹痛、畏光、咽干、咳嗽,以及輕度頭痛、頭暈、乏力、惡心等癥狀。
3) 中度中毒
有明顯的頭痛、頭暈等癥狀,出現輕度意識障礙;有明顯的粘膜刺激癥狀,出現咳嗽、胸悶、視力模糊、眼結膜水腫及角膜潰瘍等。
4) 重度中毒
昏迷、呼吸循環衰竭、休克等。
1.3. 2 預案的啟動
根據作業處的實際上情況,應急工作分為兩個層次:
第一層次:作業現場發生輕度以上H2S中毒時,應立即成立應急指揮小組,當班班長為應急小組組長,啟動本應急預案,并按本預案組織實施。
第二層次:作業現場發生重度H2S中毒時,應成立應急指揮中心,啟動本應急預案,并按本預案組織實施。
2 應急指揮的組織機構及職責
2.1 應急指揮中心人員組成
主任:
成員:
2.2 應急指揮小組人員組成
組長:
成員:環保車間全體人員
2.3 應急指揮組織機構職責
1) 指揮搶救工作及人員疏散。
2) 負責H2S中毒事件的上報下達工作。
3) 負責委派工作人員到出事現場。
4) 根據中毒情況救助相關方或地方醫療急救機構,并報上級單位。
5) 醫務人員未到達前,必要時應實施簡單的救護和急救措施。
6) 未在崗的指揮人員,由所在單位(部門)按職務高低遞補。
3 應急準備
3.1 應急物資準備
1) 各作業區域必須有聯絡的通訊工具,并必須保持暢通。
2) 裝置內設觀測風向的簡單裝置。
3) 生產裝置區域配備至少十套防毒面具和配套供氧呼吸設備。
4) 汽提塔、酸性水罐、應有H2S聲響報警系統。
5) 應配備足夠的醫用氧氣和吸氧設備或呼吸器。
6) 生產裝置區域應配備可使H2S中毒者飲用后產生興奮的飲料(濃茶或咖啡),干凈清潔的水和毛巾。
3.2 緊急服務信息
1) 醫療急救電話120或就近的醫療機構的醫療技術備件。
2) 指揮組織負責人應清楚生產裝置詳細位置。
3) 操作人員應了生產裝置地形、H2S監測儀器放置情況、報警聲響特點、風向標位置及安全撤離路線等。
3.3 H2S的性質
H2S是一種無色、劇毒、強酸性氣體,低濃度的H2S氣體有臭雞蛋味,相對密度1.176,較空氣重。
3.4 一般護理常識
1) 當中毒者呼吸和心跳恢復后,可給中毒者飲些興奮性的飲料和濃茶、咖啡,并專人護理;
2) 如中毒者眼睛輕度損害,可用清潔水清洗或冷敷;
3) 遭受H2S中毒者,需要休息幾天,不得再度受H2S的傷害,因為被H2S傷害過的人,對H2S的抵抗力變得更低了;
4) 安全地帶是指通風良好且空氣新鮮的上風地區。
4 應急反應和處理行動
現場人員發生H2S中毒時,應進行以下應急行為:
巡檢中發現裝置中硫化氫泄漏,應立即向當班值班長、車間值班領導和調度匯報,根據泄漏部位和泄漏量的大小在確保個人人身安全和流程上下游裝置安全的情況下果斷采取應急措施,若泄漏量不大,通知檢修人員盡快處理;若泄漏量較大,則立即通知相鄰可能遭到傷害的崗位人員采取個人防護措施或者撤離被污染現場并匯報調度聯系消防氣防人員趕赴現場,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內隔離泄漏部位,必要時停車處理。若泄漏量很大,則立即通知受到威脅的其它崗位人員做好個人防護或撤離,匯報調度,裝置緊急停車,并盡快隔離泄壓,調度在得知現場發生大的泄漏事故時,應立即通知消防參與現場應急處理,并將情況報告應急救援指揮部。
有毒氣體泄漏中毒的一般事故,常因設備或管線的微量泄漏引起,由安全報警系統、崗位操作人員巡檢等方式及早發現。
崗位操作人員應立即采取相應的措施,處理完畢后,應及時將處理結果匯報當班值班長并做好記錄。
當班值班長應對崗位人員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及處理結果進行檢查認可,如有問題,應立即與崗位人員一起采取措施處理,并立即將情況匯報車間主任(或主管技術員)
4.1 當現場作業人員遭遇H2S時
4.1.1 應迅速逃離現場至安全地帶,并向應急指揮小組報告情況。
4.1.2 應急小組根據情況初步判斷中毒級別,若屬輕、中度,應立即接受吸氧30分鐘后,再將傷員送至救助的醫療機構。
4.1.3 同時應急小組組長通知相關人員配戴防毒面具或迅速撤離至安全地帶。
4.1.4 若確需在有H2S氣體存在的場所繼續作業,必須兩人以上組成一個小組配戴防毒面具工作,并且至少每隔10分鐘撤離至安全地帶休息5分鐘方能繼續工作。
4.3當有人發現現場作業人員發生H2S重度中毒時。
4.3.1 應迅速報告應急指揮小組組長,應急小組組長應立即組織人員穿戴好防毒面具或求助相關方將傷員迅速撤離現場,放置在安全地帶。
4.3.2 若中毒者能自行進行呼吸,應立刻進行吸氧,并應保持中毒者處于放松狀態、保持中毒者的體溫,不能亂抬亂背,應將中毒者放于平坦干燥的地方就地搶救,然后將傷員送至救治的醫療機構或求助當地120急救中心;
4.3.3 當重度中毒者撤離至安全地帶時,已休克、心臟或呼吸已停止時,應立即采取人工呼吸、呼吸器、人工胸外心臟擠壓法等方法進行搶救。
1) 胸外心臟擠壓法:
a) 解開有礙呼吸的領扣、腰帶(注意防止著涼),平放仰臥在有衣物墊護的硬板上,拉開中毒者下頜,使口腔張開,以利呼吸;
b) 救護者跨跪在中毒者腰部,正確找準擠壓點,兩手相疊,手掌根部放在心窩稍高一點的地方,即掌根放在胸骨底下三分之一部位;
c) 掌根向下(脊背方向)擠壓,壓出心臟內血液,每秒一次,壓陷3~5厘米,用力應均勻;
d) 擠壓后掌根很快放松,使中毒者胸廓自動復原,血液又充滿心臟。如此反復擠壓、放松,用力應適當,既有效擠壓,又避免內傷。
2) 口對口吹氣法:
a) 讓中毒者仰臥,解開領口和腰帶,將中毒者頭部轉向一邊,清除中毒者口中粘痰、泥沙等異物;
b) 將中毒者下腭用力向前張開,使之呼吸道暢通;
c) 抬起下頜用一只手捏住中毒者鼻子,口對中毒者的口做深呼吸,吸出中毒者體內廢氣;
d) 吸大口氣口對口吹氣入中毒者體內,此時看到中毒者胸部鼓起,證明呼吸無阻塞;
e) 吹足氣后,將嘴移開,讓其呼出體內的氣,每3秒均勻吹一次。重復上述c)~e)動作,直至中毒者能自由呼吸為止。
對嚴重H2S中毒者,在搶救過程中,上述兩法最好同步進行,一旦中毒者能自由呼吸或確認中毒者已死亡,方可停止進行。
4.4 當發生重度H2S中毒時,作業處應急指揮中心啟動本級預案,委派工作人員趕赴現場和醫院進行處理;并將情況報上級、制定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并負責現場指揮,并將現場情況及時匯報生產部調度室。
5 附則
5.1 當中毒者病情及現場H2S得到控制后,應急小組、應急指揮中心、車間成員應填寫H2S中毒情況報告。
5.2 車間應配合并參與上級對H2S中毒的調查工作。
硫化氫濃度(ppm) |
危害程度及現象 |
0.13~4.6 |
可嗅道臭蛋味,一般對人體不產生危害。 |
4.6~10 |
剛接觸有刺熱感,但會迅速消失。 |
|
|
50 |
允許直接接觸10分鐘。 |
100 |
刺激咽喉,引起咳嗽,3~10分鐘會損傷嗅覺、眼睛;頭痛,惡心,脈搏加快,接觸四小時以上可死亡。 |
200 |
立即破壞嗅覺系統,眼睛,咽喉有灼燒感,時間稍長,眼、喉將灼傷,甚至導致死亡。 |
500 |
失去理智和平衡知覺,呼吸困難,2~15分鐘內呼吸停止,如搶救不及時,將導致死亡。 |
700 |
很快失去知覺,停止呼吸,若不立即搶救,將死亡。 |
1000 |
立即失去知覺,造成死亡,或造成永久性腦損傷,智力損殘。 |
2000 |
吸上一口,將立即死亡,難于搶救。 |
硫化氫空氣中濃度(mg/m³) |
生理影響及危害 |
0.04 |
感到臭味 |
0.5 |
感到明顯臭味 |
5.0 |
有強烈臭味 |
7.5 |
又不快感 |
15 |
刺激眼睛 |
35-45 |
強烈刺激粘膜 |
75-150 |
刺激呼吸道 |
150-300 |
嗅覺在15min內麻痹 |
300 |
暴露是時間長則有中毒癥狀 |
300-450 |
暴漏1h引起亞急性中毒 |
375-525 |
4h-8h內有生命危險 |
525-600 |
1h-4h內有生命危險 |
900 |
暴露30min會引起致命性中毒 |
1500 |
引起呼吸道麻痹,有生命危險 |
1500-2500 |
在數分鐘內死亡 |
上一篇:分離式隧道施工安全應急預案
下一篇:酸管道漏酸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