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依照小時候老師教我們的方法乖乖躲在桌子底下,床鋪底下,那么,我必須告訴你,你的傷亡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八!!那該怎么辦?
美國國際搜救隊長教你正確的躲避位置。道格卡普是美國國際搜救隊長,自一九八五年至今,他及他的隊員己參與全世界七十九次重大災難的救災工作,他曾經爬進近七百棟因為地震、爆炸而嚴重倒塌的建筑物內搜查受困的生還者以及罹難者的遺體。除了參與兩年前日本神戶大地震及美國俄克拉荷馬市聯邦大樓爆炸案救搜工作,十二年來國際新聞中的重大災難救災,他都沒缺席。他離華前,傳授在建筑物倒塌時如何求生。
國人從小到大,在防震演習中,老師總是叫學生躲在課桌下,道格得知這點后,很焦急地一再呼吁:不要躲在桌子、床鋪下,而要以比桌、床高度更低的姿勢,躲在桌子床鋪的旁邊。他以先前和土耳其政府、大學合作拍制的地震逃生錄像帶, 說明不要躲在桌下避震的道理。
透過土耳其政府協助,制作單位爆破一棟廢棄大樓,仿真地震時建筑物倒塌的情形,工作人員先依據“常識”,在桌子床鋪等家具下,放置十具模特兒;他和他的搜救隊員在桌子床鋪等家具旁,同樣放置十具模特兒,炸藥引爆后大樓變成斷垣殘壁,他和搜救隊員依序找到二十具模特兒,在桌床下的十具模特兒有八具被壓成全毀,其中一具甚至頭、身、腳斷成三截;他放置的十具模特兒,則全部安好無事。他解釋,建筑物天花板因強震倒塌時,會將桌床等家具壓毀,人如果躲在其中,后果不堪設想,如果人以低姿勢躲在家具旁,家具可以先承受倒塌物品的力量,讓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間。
道格說,即使開車時遇到地震,也要趕快離開車子,很多地震時在停車場喪命的人,都是在車內被活活壓死,在兩車之間的人,卻毫發未傷。注意:強烈地震發生時,如果你正在停車場,千萬不要留在車內,以免垮下來的天花板壓扁汽車,造成傷害;應該以臥姿躲在車旁,掉落的天花板壓在車上,不致直接撞擊人身,可能形成一塊“生存空間”,增加存活機會。他很慎重地對在場的一百多位我國搜救隊員說:搜救隊員一要在地震中先能自己求得生存,只有活下來,才能拯救他人性命。他說,希望大家告訴大家,只要傳播這么一點求生訊息,地震發生時,建筑物內的傷亡率,可以由百分之九十,遽降為百分之二。請大家傳閱,增加大家在災難發生時的生存機率,減少傷害。
如果遭遇地震,你該怎么辦?
如何提前做好地震前的防震自救準備?
收到地震預警或者發現有地震預兆之后,首先應該做的事情是準備好避災緊急生活備用品。
比如:
A.1-2天使用的飲用水和易于存放、方便食用的食品,注意水和食品應按保質期的要求定期更換。如果有嬰兒的話需要準備好奶粉。
B.便攜式收音機、手電筒、干電池、蠟燭、打火機、口哨、錘子等一些生存工具。
C.一些簡便可以防寒的衣服、內衣褲、毛巾、手紙、手套等簡易生活用品。
D.準備一些治療感冒病、腸胃病以及外傷包扎的藥品和一些急救醫藥品。
E.別忘了隨身攜帶現金、銀行卡、身份證和貴重物品。
將這些東西提前準備好,裝到包里放到一伸手隨時可以拿走的地方,以備地震發生時緊急避難所用。
地震突然發生時,應該如何緊急避險自救?
如果突然發生地震,應該要緊急避險,這對是否能幸免遇難非常重要。緊急避險的重要性。經驗表明,破壞性地震發生時,從人們發現地光、地聲,感覺有震動,到房屋破壞、倒塌,形成災害,有十幾秒,最多三十幾秒的時間。這段極短的時間叫預警時間。人們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識,事先有一些準備,又能臨震保持頭腦清醒,就可能抓住這段寶貴的時間,成功地避震脫險。
有人調查過唐山地震幸存者中的974人,發現其中258人采取了緊急避險措施。這258人中有188人成功脫險,占72.9%。說明只要避險方法正確,脫險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緊急避險的原則是:
1、就近躲避
破壞性地震突然發生時,采取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的方法是應急避險的好辦法。當然,如果身處平房或樓房一層,能直接跑到室外安全地點也是可行的。在1556年陜西華縣8級大地震的記載中也總結到:“卒然聞變,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縱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是說,突然發生地震時,不要急著向外逃,而要躲避一時等待地震過去,還是有希望存活的。這“伏而待定”,高度概括了緊急避震的一條重要原則。
為什么地震瞬間不宜奪路而逃呢?
這是因為:
(1)現在城市居民多住高層樓房,根本來不及跑到樓外,反倒會因樓道中的擁擠踐踏造成傷亡。
(2)地震時人們進入或離開建筑物時,被砸死砸傷的可能性最大。
(3)地震時房屋劇烈搖晃,造成門窗變形,很可能打不開門窗而失去求生的時間。
(4)大地震時,人們在房中被搖晃甚至拋甩,站立和跑動都十分困難。
除了“伏而待定”這一原則外,地震時還應注意不要顧此失彼。短暫的時間內首先要設法保全自己;只有自己能脫險,才可能去搶救親人或別的心愛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