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環境、資源之所以成為國策,其共性原因有三;一是在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作用;二是問題十分突出;三是不立國策不足以解決問題,且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安全生產也具有這三個特點,而且是政府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都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應盡快將安全生產確定為我國的基本國策。
安全生產的本質特征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本質一致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執政為民——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安全生產的本質是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利益。因此,安全生產的本質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完全一致,應把確保安全生產作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試金石。
安全生產是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
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高低,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看是否有安全感。小康社會的根本目標,就是創建我們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安居才能樂業,小康社會是生產發展、生活福裕生態良好的社會,是勞動者的生命健康能夠得到切實保障的社會。安全生產工作確實是一項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工作,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息息相關,是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保障社會經濟健康、持續、快速發展的前提條件。沒有安全感、不能安居樂業的社會,絕不是小康社會。
安全生產對經濟建設具有重要的保障促進作用
發展才是硬道,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經濟建設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標志,而安全生產對經濟建設具有重要的保障促進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講,安全與經濟是“和平與發展”當代社會兩大社會兩大主題的具體表現和任務,兩者的辯證關系應是與生俱來、相輔相成和對立統一的,具體表現為:
——安全生產與經濟發展是與生俱來的。人類在向大自然索取生存所需的同時,必須采取各種組織的和技術的措施來解決勞動生產與不安全因素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生命的危害。經濟與安全是社會發展的產物,都是為人服務,其本質是以人為本。
——安全生產與經濟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安全工作是經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來都不是孤立的,安全是生產的前提和保障,安全也是最大的節約和效益,它們相互作用、相互促進。
——安全生產與經濟發展是對立統一的。經濟與安全雖然是與生俱來和相輔相成的,但也時常表現出對立,然后又統一。比如,為了獲得最大利潤,而減少安全投入,其結果是節省了安全成本,換來了安全事故,痛定思痛后又亡羊補牢,然后又重蹈覆轍,始終擺不脫“事故——警惕——放松——事故”這個安全事故的怪圈。
據有關資料表明,我國加入WTO以來,有一半的貿易糾紛來自勞動保護條件達不到世貿標準,在對外經濟貿易方面已遭受到國際勞工標準的挑戰。中國正在成為世界制造業基地,經濟必將繼續高速成發展,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已成為十分緊迫的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應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千萬不能到了不可收撿的地步才引以重視,那樣將付出成倍的高昂代價。
安全生產是以人為本和保護人權的具體體現
生命權是人身得到保護以免遭傷害的權利,是人權中最重要的內容。講人權是社會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標志。在現代社會,人的尊嚴和權利高于一切,任何經濟、社會活動必須首先服從于保障基本人權這一目標。人權優先的理念在發達國家已成為時尚,普遍倡導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和“安全第一的企業文化。現在,西方國家譴責中國人權的議案,有51%來自安全生產,這應引起我們高度的警覺。
我國安全生產形勢十分嚴峻
近幾年,我國安全生產形勢十分嚴峻,處于安全事故高發期,我國安全事故每年死亡13萬多人,居世界第一,每天死亡380人,直接經濟損失2500億元。安全事故每天的死亡人數與“非典”死亡總人數相當,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相當于一個三峽工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蒸蒸日上,而安全基礎卻沒有根本改善,跟不上發展的步伐,表現為“平房的基礎,高層的建筑”,上重下輕,成了“倒三角形”,經濟越發展,越不穩定,潛在的安全危險性越大,難以把握防范事故的主動權,安全事故發生的隨意性很大,往往使人措手不及。
安全生產已成為不是國策的國策
建國以來,黨和國家一直把安全生產擺在相當于國策的地位。1954年我國第一部憲法就把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作為國家的基本政策確定下來;1956年國務院發布“三大規程”的決議中指出:改善勞動條件,保護勞動者在生產中的安全和健康,是我們國家的一項基本政策;《安全生產法》第三條明確規定“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通過法律確立了安全生產工作的方針和應遵循的最高準則;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十分關注安全生產,對人民的生命財產關懷備至,作出了一系列有關安全生產的重要批示,把安全工作的地位提高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
安全,自古以來就是頭等重要的人命關天的大事,他不僅僅是生命的保障,而且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文明和發達程度。安全生產名正言順地確立為我國的基本國策,是踐行“三個代表”的需要,是全國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是保障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需要,是體現以人為本和保護人權的需要,是遏制安全事故多發勢頭的需要。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別讓安全與效益的天平失衡
下一篇:一本安全雜志就是一名安全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