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山東豐源趙坡煤礦始終把安全生產作為“天”字號工程來抓,安全管理可謂上下動員,齊抓共管;安全教育培訓可謂全面系統,深入細致;安全設備可謂科學先進,舍得投入。煤礦安全態勢良好,連續四年被評為A級礦井。
然而今年年初,采煤一工區接連發生了幾起液壓支柱注液閥飛出傷人的事故,雖然只是破皮傷。但事后想來卻讓人心有余悸。這意想不到的小事故不能不讓人深思。
在趙坡煤礦液壓支柱注液閥一直以來使用安全,從沒有出現過問題。因為這個部件有科學的安全構造,內有防飛螺紋。一般情況下即使松動脫落,也不會飛出造成事故。但就是這認為不會有問題的小零件卻出了問題,由于單體注液閥在井下工作時間過長,工作環境惡劣,導致防飛螺紋銹腐、磨損,無法起到防飛作用。注液閥不飛的時候看不出防飛螺紋的作用,一旦注液閥飛出,防飛螺紋又不起作用,這就發生了事故。
縱觀各類事故,無外乎兩類。一類是自然不可抗力;一類是人為可控。而事故的發生往往是后一種居多,像機械故障引發的事故、人員違章帶來的事故。無論是機械故障引發的事故也好,還是人員違章帶來的事故也好,歸根結底是人的安全意思不強。
隨著設備使用時間的拉長,需要更換和維護的工作量越來越大。有些零部件失去了本來的功能。這就要求我們時刻具備安全意識,即使再小的環節也不能放過。螺絲緊一點,銷子差到位,絲毫馬虎不得。尤其是關鍵設備,更應該精益求精。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一丁點的不注意就可能釀成大事故。所以,安全管理無小事。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下一篇:安全管理要解決好四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