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問題一直是黨和國家關注的重點問題,安全問題涉及到工業化時代的各行各業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隨著嚴峻的安全生產事故、道路交通事故、食品衛生事故接連發生。因安全生產導致的環境污染事故不斷出現.社會風險不斷增多,社會洽安問題日益嚴重,資源、能源、環境問題日益成為經濟快速發展的制時等,安全發展已成為黨和國家必需解決的重大問題。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安全生產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要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把安全發展作為一個重要理念納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戰略”。安全發展是指經濟社會和社會進步必須以安全為前提和保障。把國民經濟和區域經濟、各個行業、各類企業的發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勞動者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得到切實保證的基礎上,使安全生產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安全發展成為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深化,作為科學發展觀理論體系的組成部分,安全發展更加凸顯了“以人為本”的發展核心價值。是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保證,是科學發展觀進一步的深化和落實。
安全發展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強大保障。安全發展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安全生產需要健全的法律體系和完善的法治秩序;需要保障勞動者的安全權益,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需要建立安全誠信機制.營造“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社會氛圍。結合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六大特征,安全發展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有如下幾方面意義。
1 安全發展是杜會充滿活力的前提
充滿活力就是能夠使一切有利于社會進步的創造愿望得到尊重,使創造活動得到支持,使創造才能得到發揮,使創造成果得到肯定;就是促使社會成員的積極性、創造力,以及社會自主自由度和開放空間保持高度水準。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是社會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承擔者、推動者。人本身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最大資源和動力中心,社會發展必然通過人的自覺活動體現出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以人為本,必須關愛人的生命。但是我國目前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經濟建設并取得了巨大成果的同時忽視了人的安全發展。
人的生命健康發展受到威脅。馬克思說過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人的發展包括生存發展、自由發展、精神需求的發展等等,其中生命安全、生存發展、安全發展是最基本的發展需求。經濟的發展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但是在越來越多的礦難、有毒有害食品、不可預知的病毒、恐怖危險的社會治安面前人的生命越發顯得渺小。人需要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人作為一個社會人,其生活環境可以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大類。目前,人的生活環境中處處充滿危險或風險。今夭吃的大米你不能確保它是無毒安全的,明天買的水果不知道它上面噴灑的什么化學物質。這些對人體有害的食品和環境,有的現在就顯現出了危害,有的可能若干年以后才顯現,有可能對人類造成無法逆轉的損害。人們同時還要為周邊的治安狀況擔憂:出門上班逛街,你擔心的是發生交通事故,夜班回家你擔心會遇到歹徒搶劫,放在小區的私家車你擔心夜晚被人砸毀。自然環境同樣讓我們無法舒適地生活、工作,沙塵暴、毒氣、廢氣等等都困擾著我們的生活。在生命身體健康生活環境處處存在危險的情況下,人的創造活力必然大大消減。因此,實現安全發展,減少生命威脅、社會危險、環境災難,使社會主體— 人生活在安定、舒適、安康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的動力和創造力,使其在開放竟爭的空間環境中各盡所能,各展所長,各得其所。
[NextPage]
2 安全發展是社會安定有序的保證
安定有序就是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安定有序既是安全發展的目標,也是評價安全發展的指標之一,同時安全發展又是社會安定有序的保證。經濟發展與社會事業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的一個突出問題。如有些地方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忽視對社會事業的投人、建設、完善和發展,科教文衛事業發展相對落后。公共管理體系、科技創新體系、文化事業體系以及社會救助體系、社會保障體系、社會危機處理體系等各項社會事業體系沒有相應建立和發展,有的甚至很不完善,非常落后,導致了社會發展的不安全、不和諧。
公共服務管理體系不完善是影響社會安定有序的另一重要因素。2003年非典疫情的發生,使公共服務管理體系不完善、不健全這個問題浮出水面受到社會關注。一些地方對醫療保障、醫療救治、環境衛生、健康保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公共衛生、疾病防治等方面投人不夠、管理不當,使得突發災難發生后,不能迅速地控制、解決以減小破壞力。安全生產事故的災難性破壞也反映了我國安全監管體制存在問題,如長期存在的政出多門、職能交叉等問題尚未完全解決,監管效率較低;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力量不足,技術裝備落后,業務素質、執法能力參差不齊等等。因此,只有實現安全發展,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提高社會管理水平。減少社會不穩定因素,才能營造安定有序的和諧社會。
3 安金發展是實現公平手義的調節奮
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安全發展要求農民的利益得到保障,農業安全發展;要求消費者利益得到保障,買到放心食品藥品;要求廠礦企業安全生產,職工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職業危害降低,從而調整各利益集團的利益,實現社會和諧。社會穩定發展存在制約因素。如何正確處理改革、開放、穩定的關系一直是我國歷代領導人所關注的問題。江澤民同志曾把“改革、發展、穩定” 三者比作我國現代化建設棋盤上的三顆緊密關聯的戰略性棋子。穩定是改革、開放的前提,但我國目前還存在一些制約社會穩定發展的因素,如農民收人增長緩慢,下崗失業間題嚴重,貧富差距擴大等等,這些都將對社會的安全、穩定發展形成一定影響。農民收人增長緩慢一方面會導致農民工的增多,增加城市發展的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會使更多的農民從事高危險行業的工作,如煤礦等等,較低甚至全無的技術知識、文化知識、安全意識是安全生產事故頻發的一個重要因素。城市的下崗失業問題也是必須盡快較好解決的重大問題,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導致一些“仇富心理” 的出現,增加了犯罪率,是社會安全穩定的重大隱患。因此,只有實現安全發展,正確處理發展與安全、穩定的關系,調節各方面的利益沖突,才能推動社會的公平正義。
4 安全發展是實現誠信友漁的紐帶
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追求誠信友愛,就要營造誠信友愛的社會環境,而安全發展對于道德層面的要求即是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人們的公德意識,重塑人們的誠信觀念,激發每個公民心中向善的熱情與追求,從而減少因缺乏誠信而出現的眾多有毒有害食品、藥品;減少因不遵守社會秩序而出現的交通事故;減少因“仇富心理”而出現的犯罪活動。當前,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一些腐朽、落后的東西有所抬頭,而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卻被丟失。比如,在本位思想的侵蝕下,一些領導干部只看眼前利益。以權謀私、以權代法、壓制民主、強迫命令等,造成官民之間的矛盾。例如在發生安全事故后,一些領導欺上瞞下,不允許記者采訪,對外宣布虛假信息,以保存地方利益和自身利益。甚至失職讀職、詢私舞弊,充當非法違法的保護傘。在強制拆遷、移民安置補償問題上不聽取老百姓的意見,野蠻拆遷、安置補償不合理,導致大規模的群眾上訪等事件的發生。另外現在社會中誠信友愛的道德觀念缺乏。目前我國不講誠信的現象有:黨政機關個別干部制造虛假政績,以權謀私,行賄受賄,濫用職權等;政府部門一些官員,從個人利益出發,大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鉆政策空子,利用職權干預市場等;在經濟管理和行政執法部門。有的管理人員對市場主體缺少誠實服務。假公濟私、執法不公等;食品、藥品、保健品、個體醫療等領域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坑害顧客的虛假信息和惡意設陷行為等等。因此,樹立安全發展的理念,必然會形成文化的重塑,安全文化的倡導,從而有利于誠信友愛的和諧社會的構建。
5 安全發展是實現民主法治的助力移
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目前我們國家在安全發展方面的法制還不健全。雖然2002年通過并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生產法規,在行政法律、刑事法律方面也相應增加了對安全生產事故的處罰力度,但是,如若與國外安全發展的法律法規相比,我們國家目前依法治安還沒有切實落實。實現安全發展目標,規避社會風險或危險,不可缺少的就是法制和各種機制。安全發展需要法治作保障,法洽能夠滿足安全發展所需要的穩定的政策;法治能夠規范安全發展主體之間的利害關系和行為;法治能夠保障安全發展所需要的國家宏觀調控。實現安全發展首先要進行立法、執法和司法的變革。另外生存權是人權、公民權的重要內容,安全發展是尊重保障人權的重大體現。因此,只有在安全發展的理念下,完善法律法規,確保行政主體依法行政,司法機關公正司法,才能進一步推動民主法治的進程。
[NextPage]
6 安全發展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寨礎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安全發展的內涵本身就包括生產安全、生態安全、生活安全。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才能確保生產安全健康發展,確保社會治安狀況好轉,確保資源能源可持續發展,生態物種繁榮平衡,最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恩格斯說過:“當我們深思熟慮地考察自然界或人類歷史或我們自己的精神生活的時候,首先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由種種聯系和相互作用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自然是人類生存的源泉,是人類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可是隨著工業化社會的到來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濟的發展走上一條以犧牲環境、犧牲資源的道路,我們國家在經濟建設的過程,同樣沒有避免這一問題。隨著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提出、成熟直至上升為國家發展策略,自然可持續發展已成為解決經濟、自然發展“二率背反”的最佳途徑。但是可持續發展是從時空的角度解決資源、環境的問題,在可持續發展中我們不得不忽視社會中存在的風險和危險,安全發展正是從人的角度解決工業發展所帶來的風險、危險問題。通過實現安全發展,減少生產事故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減弱經濟發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力,從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參考文獻
[1]王倫光著《價值追求與和諧社會構建》.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2]傅治平著.《和諧社會導論》.人民出版社.2004
[3]騰藤主編.(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上卷).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41張江輝.《關于貫徹落實安全發展的思考》.安全與健康,2005(12)
[5]王笑琴.《堅持科學發展觀。實現“安全發展’) 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 (6)
[6]李毅中.《深刻領會安全發展的重要戰略意義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勞動保護.2005 (12)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燃氣施工企業搞好安全生產之我見
下一篇:安全生產“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