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概況及經過
1981年l0月3日,湖南某市化工廠液氨儲罐破裂,發生氨泄漏、立即停用,未造成爆炸事故,無人員傷亡。
該儲罐由湖南某化工廠機械廠制造,材料為A3 , 工作壓力為2.5兆帕,工作溫度為常溫,內徑1300毫米,壁厚8毫米。材料的化學成分和機械性能均符合要求。
1981年10月1日至3日氣溫為26~28℃,10月2日、3日液氨貯耀壓力為1.3兆帕,貯罐上的壓力表、彈簧式安全閥、板式液面計等安全附件,都靈敏好用,未發現異常,使用時間共8個月。
10月2日3時多,操作工發現有氨味,當時只滲漏,認為只是焊縫氣孔滲漏,所以,8時多將6毫米膠皮用栓把滲漏處壓上,10月3舊氨味很大,經檢查原泄漏處已破裂,立即停用,是一起未遂爆炸事故。
二、事故原因分析
1.制造中存在缺陷。貯罐有三處裂紋。兩處裂紋都是以丁字口為中心,向環焊縫接合線延伸,一處內外側都出現裂紋,一處只是外側有裂紋。還有一處是在縱縫上,裂紋方向垂直于縱縫并向焊縫兩側的母材延伸。焊縫外形尺寸太差,縱焊縫寬達42毫米,裂紋處曾返修過,但無資料可查;環焊縫內外表面成形不符要求,太窄太高,母材與焊縫無圓滑過渡,易促使裂紋擴展。人孔補強圈角焊縫與中間環焊縫丁字口處靠得太近,使人孔補強圈上環焊縫承受很大的殘余應力。有強力組裝現象,有的裂紋邊緣有明顯的錘擊印。制造廠未對丁字縫作射線探傷檢驗,并取消了圖紙的整體熱處理要求。
2.存在應力腐蝕。由于返修、整形和焊縫過高而引起焊縫局部受力過大,在靜拉力和介質作用下,破壞了表面保護膜,產生了應力腐蝕。
三、防止同類事故的措施
由于這起事故主要是制造質量問題,要求制造廠認真貫徹有關制造方面特別是焊接質量方面的規定,以保證質量,此外,投用后,使用單位應定期進行檢驗,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切忌盲目蠻干,不按科學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