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1日16時2分,江西某化工公司有機分廠合成工段液氣分離器突然發生爆炸,同時造成合成工段生產設備部分電纜線燒毀,后經全力控制和撲救,于當日17時15分成功撲滅,于當日17時15分但無人員傷亡。
一、事故經過
1月1日16時2分,該公司有機分廠合成工段II列液氣分離器底部突然爆炸起火。災情發生后,該公司現場員工緊急啟動了《事故應急預案》,分廠當班人員一邊迅速報警,一邊迅速關閉合成工段物料進出口,并切斷電源。企業消防隊2部消防車在第一時間了火熱。當地消防部門迅速派出3部消防車,附近另一企業也派出1部消防車趕到現場增援。由于措施得當和及時,經過1個多小時的奮力撲救,火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火災在17時15分被成功撲滅。
二、事故性質及原因
經對事故現場勘察以及調查分析認定,這是一起因天氣寒冷造成設備泄漏而引起的火災事故。原因是該有機分廠合成工段II列液氣分離器法蘭密封圈,受風機運轉震動的影響,法蘭密封圈處產生間隙,致使乙炔氣體高速泄漏,產生靜電,導致液氣分離器內的乙炔氣起火、爆炸,并引發火災。
1.設備存在缺陷
該有機分廠合成工段生產工藝,是使用乙炔氣與乙酸合成乙酸乙烯酯在有機反應,工藝復雜,危險性較大。其設備是否存在缺陷,該分廠在此期間都沒有認真開展過專項檢查和相關的防范措施。由于機械長時間運轉震動,導致了分離器法蘭密封圈性能降低,引起泄漏,是此次火災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
2.巡回檢查制度落實不夠
中于當天當班人員也巡回檢查中沒有發現管道凍裂現象(無記錄、數據記錄也存在出錯現象等)。因沒人及時發現問題,是導致起火爆炸的主觀原因。
3.交接班制度流于形式
丙班乙班交接班時,班長和班員之間在交班時對生產情況和設備運行情況不清、不明的情況下,進行了交接班手續,且丙班班長的人員均于15日50分左右下班,違反了公司的勞動紀律。
三、預防措施
1.全面檢查
針對此次火災事故,該有機分廠必須進行一次仔細全面地設備、管道檢查,特別是各類分離器、帶壓設備等,發現設備的缺陷,必須及時進行檢修,相關配件進行更換,防止乙炔氣等易燃氣體發生泄漏,預防類似火災事故的發生。
2.落實巡回檢查制度
該有機分廠應制定和完善各崗位安全巡回檢查制度,明確當班員工現場檢查的時間、檢查的內容、檢查部位和問題的處理程序,并對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全面考核,對違反巡回制度的給予經濟處罰,以確保巡回檢查制度有效執行。
3.定點定崗定工作內容
分廠在所有分離器部位設置工作牌,要求做到每小時進行一次巡回檢查,并實行翻牌,以監督現場員工的巡回操作,分廠對現場檢查情況實行抽查和監督,對沒有按時巡回檢查和漏檢的情況均予以相應的經濟處罰,如果發生事故將視情節予以行政處罰或法律追究。
4.嚴格交接班制度
該分廠對所有工作崗位的交接班,要求做到交生產情況、交設備運行情況、交安全情況;接班做到接清生產情況、設備運行情況、安全生產情況,情況不明不得交接班,執行誰交班誰負責、誰接班誰負責和準時交接班制度。
上一篇:一起停用煤氣管道爆炸事故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