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月16日3時10分,貴州省開陽磷城黃磷廠赤磷車間1號轉化鍋發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2人輕傷。經事故技術鑒定組分析,原因如下:
一、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
轉化鍋憋壓,在壓力超過轉化鍋所能承受的壓力后,發生爆炸。
造成轉化鍋憋壓的原因:
1.赤磷生產是用黃磷在隔絕空氣的狀況下通過長時間(60至70小時)加熱制得,當加熱到一定溫度轉化反應開始后,由于是放熱反應,操作工必須小心控制溫度,如溫度控制不好(升溫過快),反應劇烈,轉化鍋內黃磷和赤磷大量外溢,堵塞排氣管,造成轉化鍋憋壓,最終引起爆炸。
2.事故發生時間是凌晨,氣溫較低,且只有1臺轉化鍋生產,故尾氣集中槽內水溫較低,如排氣管出品插入尾氣集中槽水中,從排氣管帶出的黃磷蒸汽遇冷凝結(黃磷熔點44.1℃),造成排氣管堵塞,使轉化鍋憋壓爆炸。
從該廠的生產工藝分析(設計單位在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時,明確要求排氣管不插入尾氣集中槽水中),造成轉化鍋憋壓的第1種可能性較大。
二、技術鑒定組分析認為導致此次事故的主要責任是:
1.此次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當班操作人員溫度控制不當,升溫較快,使轉壓鍋內反應劇烈,大量黃磷和赤磷外溢,造成排氣管堵塞。
2.該工藝設計上存在不足。設計單位在提供的操作規程中,對溫度控制不好可能引起的嚴重后果未明確指出,對應采取的措施也未明確;工藝操作上存在不合理的情況,表現在:(1)操作規程和設計不相符(設計要求排氣管出口在尾氣槽水面以上);(2)尾氣集中槽設計不合理,沒有設溢流口,無法控制水位,不得保證排氣管出口在水面以上;(3)轉化鍋溫度觀察不方便,給操作控制帶來一定困難。
3.貴州省開陽磷城黃磷廠是鄉鎮企業,該項目未經過有關部門“三同時”審查和驗收,設計單位沒有設計資質而跨省進行技術轉讓和設計,這反映了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對鄉鎮企業管理上存在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