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救護隊是處理礦井火、瓦斯、煤塵、水、頂板等災害的專業隊伍。因此,應從礦山救護隊的實際出發,高度重視并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教育,增強救護指戰員的自主保安能力,鞏固提高救護作戰能力。山東新汶礦業集團救護大隊有以下四點作法:
安全培訓夯實基礎 近幾年來,該大隊在資金較為困難的情況下,“兩條腿”走路,堅持不懈地抓好安全培訓。一方面,積極派員參加上級舉辦的各類礦山救護專業人員培訓班,對大中隊指揮員、正副小隊長進行新技術應用、新裝備推廣等專業技術的脫產培訓;另一方面,大隊定期舉辦救護隊員、救護小隊長培訓班,培訓合格持證上崗。“九五”期間,先后有70余人次接受了上述兩種方式的脫產培訓,在礦山救護各項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安全救護的中堅力量。
戰例剖析警鐘長鳴 救護事故戰例剖析,是礦山救護安全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增加指戰員作戰經驗的輔助手段。新礦集團救護大隊堅持戰例剖析不斷線,形成了大、中、小隊戰例剖析層次:一般小型事故,中隊和小隊及時剖析,聯合作戰或大型事故由大隊專題進行剖析,兄弟單位的典型事故全體指戰員集中剖析。他們還充分發揮《礦山救護》專業刊物的作用,組織指戰員學習、剖析上面刊登的各種救護戰例。2001年山東某救護隊出現一起自身傷亡事故,在省局召開的事故分析會后,該隊立即復制了事故詳圖,先行召開了副中隊長以上的指揮員會議,總工程師專門進行了剖析,從中汲取事故教訓。實踐證明,救護戰例剖析增加了救護隊員對各類事故經驗教訓的感性認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心理素質的穩定性。
安全宣傳優化環境 安全教育內容雖老,但形式卻可以變化常新。該隊在安全教育中突出抓了“兩大件”:一是抓好安全宣傳的“陣地”建設(硬件)。近幾年來,該隊先后建起了50米長的宣傳長廊、13塊黑板報、10個宣傳櫥窗、10塊大幅墻壁宣傳標語,使安全宣傳教育的內容入眼、入心、入腦。二是開發安全宣傳的活動項目(軟件)。結合礦山救護中心任務,他們及時有效地運用各種形式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僅去年以來,就組織安全規程知識競賽、看安全電視片,召開安全教育座談會,制作安全救護專題片,出安全救護簡報,組織安全救護趣味運動會,“安全救護杯”籃球賽等生動活潑、新鮮有趣的宣傳教育活動,使指戰員在文體活動中受到了教育和啟發,增強了安全救護自主保安意識,形成人人講安全、保安全的安全氛圍和環境。
救護現場聯責聯保 礦山救護安全教育的落腳點在于實現救護現場無事故,因此,安全教育必須現場到位。為此,新礦集團救護大隊在多年安全教育中形成了戰前動員講安全,戰中提醒保安全,戰后總結評安全的現場跟蹤安全教育方式,無論是演習訓練還是搶險救災,安全教育都貫穿于作戰訓練的全過程。在此基礎上,他們又開展了“安全救護聯責聯課”活動,大隊與中隊、中隊與小隊,小隊與個人,總支與支部,支部與黨員,黨員與職工,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簽訂了“雙聯”安全合同,形成了黨、政、工、團、集體與個人上下一體、共保平安的安全聯責取保體系,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構建起了安全救護的自我約束、自我激勵機制。對新隊員,以老帶新,以師保徒,簽訂“師徒安全合同”,在繼承群眾性自我安全救護教育老傳統的基礎上,增加了責任考核和達標管理內容,使師徒合同更加完善,師徒關系更加密切,師徒責任更加明確。從而,使現場安全五保落到實處。
摘自《現代職業安全》2004年第4期
上一篇:821鋁廠的安全文化實踐
下一篇:楊莊煤礦全面監管出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