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電網結合安全月活動,在全系統內開展以“談責任,建立傳遞機制;查隱患,消滅三大敵人”為主題安全生產大討論活動。通過典型事故案例討論“違章、麻痹、不負責任”的問題證結,建立和形成安全生產“先想后干,想明白再干,不明白不干”的思維,達到在管理上要求精(精練、精干)、簡(簡單過程)、要(重要事務);在作風上要求嚴(高標準、嚴要求)、細(細節決定成敗)、實(實干興企)。教育員工“習慣性遵章守紀”,不斷強化各級人員的安全意識、責任意識,提高安全技能水平。
一、供電企業班組安全管理理論
班組安全活動即基層班組通過定期、有針對性組織舉行安全工作活動的形式,達到增強員工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消除班組安全隱患。
班組安全現場管理,即基層班組在工作現場開展的模擬作業、事故剖析、安全技能培訓、反事故措施演練等一系列的動態活動。現場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部分,它包括人員管理、設備管理、材料管理、作業方法管理、環境管理(4M1E )等五個基本要素。
安全管理原則:誰主管誰負責,誰在崗誰負責。
破窗理論:亦稱破窗效應,是指一種心理暗示造成的某種效應。即如果一棟建筑上的窗戶玻璃被打破而又沒及時修復,別人得到某種暗示而打破更多的窗戶玻璃。在電力企業中就是漠視細節,慣性違章,習慣成自然。
二、目前供電企業班組安全管理內容分析
目前供電企業班組安全活動:每周開展一次,每次活動時間不得少于90分鐘。內容包括通報安全活動情況,提出存在問題的整改意見,對安全活動進行小結,做好活動記錄。
分必備內容和自選內容兩部分:
必備內容:總結上周安全活動中所提出需要整改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實現閉環管理;分析本周運行、施工作業存在的安全隱患、違章情況和不安全因素,分析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并制定整改計劃;對下一周的計劃工作進行危險點分析,制定安全措施;學習、傳達上級轉發的安全文件、通報、簡報以及督查簡報,結合本班組實際情況,舉一反三吸取教訓;分析“兩票三制”的執行情況。
自選內容:學習交通消防知識、觸電急救培訓;學習安全工器具、施工機具和防護用品等的使用、維護知識;對事故通報、簡報的現場剖析;現場安全技能培訓,現場危險點分析;進行反事故演練;進行現場模擬操作、模擬作業;以出考題形式進行安全知識、安全技能培訓等;表揚安全生產中的好人好事;安全性評價存在問題整改情況總結。
班組安全活動規定全體班組人員都要發言,全員參與;規定現場活動每月不得少于一次,規定必須圍繞安全工作主題進行。
活動記錄內容規定必須包括活動的時間、地點、參加人員、缺席人員、活動的內容和全體班組人員的發言、培訓情況等。記錄應簡要清晰,記錄內容不得流于形式,不應大篇幅照搬事故通報、簡報等內容,應重點記錄本班組存在問題的防范整改措施,工作的危險點分析和合理化建議等內容。
三、案例分析
案例1:2007年 6月8日,××供電局110千伏變電站發生一起因運行人員操作前檢查設備位置不認真,造成10千伏帶負荷合刀閘的惡性電氣誤操作事故。
事故原因:
①憑經驗認為開關閉鎖操作切換手柄切至“分斷閉鎖”位置時××開關一定在分閘位置,造成誤合刀閘。
②調試人員在試調工作結束后,沒有把電容器組××開關恢復到分閘位置,運行人員在與調試人員辦理工作終結手續時也沒有到現場核查安全措施,只辦理了簽名手續。
③電容器組××開關柜防誤閉鎖裝置的“分斷閉鎖”功能失效,當切換手柄由“工作”位置切至“分斷閉鎖”位置時沒有跳開斷路器,失去防誤操作的最后一道技術防線。
案例2:2007年6月30日,××供電局220千伏變電站運行操作人員在處理保護裝置缺陷,執行110千伏旁路170斷路器代路110千伏××線103斷路器運行、110千伏××線103斷路器由運行轉熱備用的操作任務時,將正在運行的××線1037隔離開關帶負荷強行拉開造成弧光短路和相關保護動作跳閘,構成惡性電氣誤操作事故。
事故原因:
①運行操作人員未正確執行調度命令,擅自擴大操作范圍,操作票審核過程中麻痹大意。
②運行操作人員未認真執行“兩票三制”,在執行操作任務過程中未按照規定核對設備名稱和編號,操作人盲目操作,監護人沒有認真履行監護職責。
③監護人未經申請擅自使用萬能鑰匙進行解鎖。
四、供電企業班組安全管理模式
供電企業班組安全管理目標是不發生安全事故。
供電企業班組人員是執行者,是發生安全問題的直接聯系人。事故案例中大多數人員是因走錯間隔、沒有校對、貪圖方便等細枝末節引起的,因此確保其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環節,就象是在戰壕里的士兵,首先是隱蔽自己,然后才是消滅敵人。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使班組活動簡單化。
班組學習內容:一是兩個規程,即《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和《現場操作規程》;二是學習預案,現場演練。
確保安全措施倒查法:人身安全點回放、職責分明警示、列出安全控制點、檢查安全工器具。
班組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工作開始、間斷、轉移、終結是薄弱點,憑技術過硬自負是薄弱點,是“違章、麻痹、不負責任”的問題證結,在這四個階段開始之前,一定要不厭其煩地開展安全措施倒查法,警示工作人員。
班組安全管理模式應是簡單,簡單就是美。
1、為了班組的簡單,領導干部就必須嚴格把關,管理層就不能隨意轉發文件,要思考、要提煉、要負責任!對于相關的安全文件、通報、簡報等的學習,在管理層以上一級做好分析研究,提煉精粹,確定學習的重點,不應照本宣科轉發文件,官方語言太多,不利于班組建設,分管領導應負起提煉文件精粹嚴把關的職責,文件轉發到哪個層次,應該是倒三角形,在分管的范圍內,每月轉發文件不應超過5個。
2、為了班組的簡單,領導干部就必須把關,管理層就不能依樣畫葫蘆的出臺制度,要思考、要提煉、要負責任!盡量出臺綜合制度,不要出一項問題就出一個制度,制度太多,基層難執行。
改變傳統的規程制度編寫模式,將管理層和操作層的要求分層次進行編寫,由管理層將厚厚的規程內容以表格形式列舉,班組執行時只需對照表格,從而提高規程制度的實用性。
由于現場班組人員在文字組織上較欠缺,傳統的記錄表格在現場填寫中常常是應付了事。對基層班組記錄表格進行優化尤為重要,以促進了現場工作的有效開展。
3、為了班組的簡單,領導干部、管理層就不能美名光臨基層檢查指導工作,不能張揚,不能讓基層做表面文章,只能微服私訪,這就要過得了面子關!為什么三番五令地強調,領導親臨現場走馬檢查,人為事故依然不斷,與面子不無關系。領導覺得到現場了、職工覺得領導檢查了,真正具體的規定就沒人管了,具體的疏忽了,故變成越是檢查越出問題了。
4、為了班組的簡單,對日常工作可考慮推行星級管理,主要是將日常工作按輕重緩急進行分星排序,這樣對提高工作效率及減輕基層負擔有好處。
五、結束語
班組長、工作負責人、班組中技術含量高的人是安全風險最高的三種人,因此現場工作中分工明確、定位準確、各司其責應時時警示,規定工作負責人不準參加工作,規定工作開始、間斷、轉移、終結時工作負責人對各司其責應一一校對警示,才是班組安全管理的關鍵。
如果一個班組分心于繁雜工作程序,如果政治問題、大政方針、轉發文件、傳達精神等門面學習被重新定義為班組管理的內容周而復始,如果嚴肅的班前交代形同虛設,那么這個班組就會危在旦夕,最簡單最低級的出錯就在劫難逃。
下一篇:安全管理須做好應急預案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