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鳳生——中國職業神經病學奠基人
2004-08-20
來源:現代職業安全
| 瀏覽:
評論:
收藏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
何院士從事職業醫學研究工作四十余年,對中毒性神經系統疾病的防治有很深的造詣,是我國職業神經病學的奠基人,神經毒理學的學科帶頭人之一。她曾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勞動衛生與職業病研究所所長,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職業衛生合作中心(北京)主任,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職業衛生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1991到1994年被聘為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日內瓦總部職業衛生顧問。現為衛生部職業病診斷標準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B)技術委員會委員、英國皇家內科學院名譽院士,并擔任十個國際及五個國內專業雜志的編委或副主編。
何鳳生院士及其合作者對氯丙烯中毒性周圍神經病的防治進行創新性研究。該項研究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先后榮獲ScipioneCaccuri(西比昂卡古里)國際獎及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何院士對國際上從未報道過的變質甘蔗中毒腦病,在查明該病由霉菌節菱孢毒素3-硝基丙酸中毒所致后,深入進行了該腦病的發病機制研究,為徹底控制該病做出了重要貢獻,榮獲衛生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由她撰寫的“3-硝基丙酸中毒性腦病”,參編于2000年美國出版的權威著作《臨床與實驗神經毒理學》中。何鳳生院士主持的“九五”國家攻關課題“混配農藥中毒的防治研究”,不僅對有機磷混劑中毒的預防、診斷與治療提出新的建議,尤其對急性有機磷中毒“中間期肌無力綜合征”進行了深入的實驗與臨床研究,在闡明發病機制、提出分級診斷標準和明顯降低病死率等方面取得了國際領先水平的成果,榮獲2001年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
何鳳生院士因在職業醫學領域中突出的科研成果,對保護工農勞動者的健康做出重大貢獻,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另外,何院士曾先后榮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家級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和首都衛生系統先進個人等稱號。近年來,她在推動全國職業病防治的科研協作,組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973項目)“環境化學污染物致機體損傷及其防御的基礎研究”和培養專業人才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何院士雖年事已高,但仍堅持深入工廠、農村,為促進化學品安全管理,保護勞動者健康不懈地工作著。
何院士認為,搞好職業安全衛生是維護廣大職工生命和健康的關鍵,是國民經濟建設可持續發展的保證。她認為《職業病防治法》和《安全生產法》頒布實施,會很好地推動我國職業安全衛生工作的發展。堅持貫徹執行兩法,會實現我國高水平的職業安全衛生目標,將反映我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成為閃耀著文明之光的先進文化標志之一,代表著最廣大勞動者的根本利益。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職業安全衛生也將走上全球化的道路。當前各國對“安全、健康、環保”的追求,反映出人們愈來愈認識到,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創造財富,而是使人類能夠有更高質量的生活。勞動者既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同時也是社會進步的受益者。可以預計,21世紀將結束以勞動者的健康和生命為代價換取經濟發展的舊工業時代。人類迎來的將是一個邁向保護環境、保障職業安全衛生、促進人的體格和精神健康、并可持續發展的知識經濟新時代。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