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決策者說》8月27日播出節目《李毅中:礦難背后》,以下為節目內容。
2005年8月7日,廣東梅州大興煤礦發生特大透水事故,123名礦工涉難,再次刺激人們對于礦難的敏感神經。一個沒有采礦許可證,沒有工商營業執照的非法企業,在接到停產整頓通知書后仍然繼續生產,最終制造了今年第二起涉難百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
礦工:“已經有發生透水的前兆。”
李毅中:“今年7月1日到8月8日,全國煤礦共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特大事故46起,其中60%為明令停產整頓或關閉的煤礦造成的。”
8月22日,國務院緊急下發《關于堅決整頓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和非法煤礦的緊急通知》。
第二天,由國務院8部委組成的聯合執法檢查組趕赴全國9個省市。
為何已然叫停的煤礦依舊違法違規生產?礦難頻發背后到底有哪些深層次的原因?
白巖松: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決策者說》。無論作為新聞人還是作為媒體的關注者,最不想看到,但是又經常看到的新聞就是礦難,我們自然就關心,怎樣才能讓生產真正安全,讓生命不受到特別大的損失,今年2月28號升格后的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毅中上任后一定經常思考這個問題。
白巖松:有人說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的位置上,最怕的是電話?
李毅中:這個感受讓我又回到10年、15年以前,在企業里工作,在企業工作的同志都有這個感受,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半夜來電話,半夜來電話一般沒什么好事情,多半是發生事故,或者生產遇到了重大問題。
白巖松:您怎么看待公眾、社會對安全生產越來越廣泛的關注?
李毅中:社會理解、關注、支持安全生產工作,我覺得是社會的一種進步,我覺得,很重要一個想法,就是要主動取得社會的理解、支持和監督,給我們來施加壓力,這樣讓我們工作能夠做得更好一點。
白巖松:自己心里給自己的目標是什么?
李毅中:我心里想的就是,要搞好這項工作,要嚴格執法,六親不認,不要怕得罪人,只要能把傷亡降下來,把事故得到有效的遏制,我看大家的目標都一致。
2005年4月8日, 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安監總局,國家煤監局,聯合下發了關于調整煤炭生產安全費用提取標準的通知。調整后的安全費用提取標準如下:
對于大中型煤礦——
1.高瓦斯、煤與瓦斯突出、自然發火嚴重和涌水量大的礦井噸煤不低于8元,其中:45戶重點監控煤炭生產企業噸煤不低于15元。
2.低瓦斯礦井噸煤不低于5元。
3.露天礦噸煤不低于3元。
對于小型煤礦——
1.高瓦斯礦井、煤與瓦斯突出、自然發火嚴重和涌水量大的礦井噸煤不低于10元。
2.低瓦斯礦井噸煤不低于6元。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