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平凡、辛苦、勞累又危險的變電檢修崗位上,象一頭永不松套的老“黃牛”,默默的耕耘了27載,他以苦為樂,甘于奉獻。他就是:江蘇省睢寧供電公司變檢工區檢修班長王敦政。
愛崗敬業 踏實工作
大家都知道供電公司最苦、最累、最臟、最危險的是變電檢修班,因為每年都有新的、各種電壓等級變電站安裝投運,每年都有技改項目,加之220千伏、110千伏和35千伏共20座變電站的設備大、小修和正常預試工作,每年的工作量是那么的大!所檢修和安裝的設備,輕則幾百公斤,重則幾十噸,一個變電站安裝完畢,需要組立近100根水泥電桿,吊裝設備幾百臺(件)。每次檢修和預試,總是和臨近帶電體打交道。遇到設備故障,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都要去搶修,就是在這樣的崗位上他一干就是27年,無論是哪一座變電站,那一臺設備,無不浸透著他的辛勤與汗水。更重要的是這些設備的安裝和檢修過程中的安全如何保證,沒有高度的安全責任心,沒有良好的團隊協作,是不能取得良好的安全生產局面的。
所有的供電人都知道,不論是酷暑嚴冬、還是白天黑夜,不論什么時候,只要發現設備故障就必須馬上搶修。35千伏張圩、凌城等變電站母線PT經常出現異常熔斷、電容器開關等故障,他所帶領的一班人經常是出去披星戴月,回來已是旭日東升,不論是冰天雪地,還是刮風下雨,為了睢寧的電網和設備安全,他總是盡心盡力。
創新管理 確保安全
電力要先行,安全是關鍵;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可見安全的關鍵是預防,怎樣去預防?平時安全活動是在辦公室,學習時你讀我聽,甚至由于工作任務繁重安全活動流于形式,針對這一情況,他在班組創新開展了“一學一對照”、“安全措施為誰做,習慣性違章傷害誰”等特色安全活動。在每次工程施工或變電站小修、預試等工前會上,他首先帶領班組成員學習一些與本次工作有關的事故案例,讓班組成員針對那些血的教訓,來對照自身的不足,查找在本次工作中存在問題。古人云:“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自1998年以來,他每年都在“4月14日”和“8月3日”開展“特殊安全活動日”活動,通過回憶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故,教育班組成員懂得:要安全、會安全、能安全對企業、家庭、個人的重要性,使班組成員不犯已經犯過的錯誤。這樣,制定的危險點預控措施才具有針對性,才能起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自2000年擔任班長以來,每次檢修、施工總是親自到現場,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每次到現場,他都會認真的查看現場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現場實際條件、人員精神狀況、工器具擺放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危險點分析是否全面等,切實把好現場安全的第一道關;2006年,在35千伏高集變電站檢修中,由于35千伏直配站變間隔是和線路出口直接連接,它的工作票是單獨的工作單元,當時工作負責人工作票已終結,而一工作班成員發現直配站變上還遺留工具,當時該員工并不知道站變已經送電,就在他準備向帶電的站變攀登時,被他及時發現并制止,避免了一起人身事故的發生。事后,他及時召開班組人員進行分析,并對當事人進行嚴厲的批評和處罰,使當事人受到了教育。十年來,他所在班組從未發生一起設備損壞和人身傷害事故,檢修班的安全生產一直是穩定的。
技術革新 成績斐然
在20多年的檢修生涯中,他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根據班組現場實際情況,提出了“一想一實踐”的技術革新思路,并以此為主線開展全面質量管理活動。在班組成員在日常檢修工作中,找出在檢修工作中,技術和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將一些具有實用性和有一定經濟效益的難點、問題作為QC小組活動課題和技術革新項目。
2003年,他針對在隔離開關大修工作時,由于設備運行時間長,螺絲銹蝕嚴重,不易解體,造成檢修漏項,影響設備安全運行,且容易造成支持瓷瓶損壞的實際,他和他的 QC小組成員,經過反復研究和試驗,成功研制出“GW4-110隔離開關檢修7種專用工具”,順利的解決了上述問題,保證了電網設備安全運行,并獲得了國家專利。
2004年,他針對電纜檢修工作中容易出現電纜頭切削不整齊、切傷手指等實際,研制出“電力電纜終端切削專用工具”。
2005年,他針對檢修GW-110型隔離開關無法系安全帶的實際,影響人身安全,他和他的QC小組成員,成功研制出“GW4-110隔離開關檢修人員安全保護架”。
2006年,他和QC小組成員,成功研制出“變壓器上工作安全保護架”,從而很好地解決了在隔離開關、變壓器等設備上工作無法系安全帶的問題,有效地保護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2007年,他和QC小組成員,成功研制出具有體積小,操作簡單,重量輕,攜帶方便的“便攜式傳遞工具”,有效解決了工作人員現場可能發生的習慣性違章行為,保證了人員、設備安全。
2007年,省、市公司連續下發了《關于防止220千伏及以上隔離開關誤操作事故措施》,他針對220千伏慶安變電站隔離開關投運時間長,機構銹蝕滲水,容易造成誤動作的現象,他與QC小組成員反復研究和試驗,在機構垂直連桿上加裝防雨裙和防雨臺階,較好的解決上述問題。
邊干邊學 素質提高
長期以來,他通過自學、互學等方式較好的解決了在檢修工作中的技術難題。在變壓器有載調壓開關檢修方面,他專門組織6名員工到上海華明變壓器廠和沈陽電纜廠進行培訓。通過培訓,班組成員都能熟練地掌握了各種型號變壓器有載調壓開關的大修安裝、運行維護、故障和異常的判斷處理技術及各種規格的電纜終端頭制作技術。
在妥善解決好工學矛盾的基礎上,他克服自身文化偏低的缺點,刻苦鉆研業務技術,熟練掌握所轄設備檢修技術,并能積極參加江蘇省電力公司舉辦的變電檢修高級工、技師等培訓班,使他不僅系統的掌握了機械制圖、鉗工工藝、起重搬運等基礎知識,還掌握了電氣試驗、高壓斷路器、操作機構、高電壓技術和SF6斷路器沖(補)氣操作、CD10機構部分故障排除、CD10—Ⅱ型操作機構故障排除等17種專業理論知識以及一些設備故障的判斷處理能力。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現場實習,使專業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技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2007年,一舉獲得了全國電力行業特有工種高級技師資格。
辛勤耕耘 碩果累累
自他擔任檢修班長以來,由于他堅持不懈的實施創新管理和開展創建學習型班組等活動,連續4年,在市公司組織的檢修專業評比中獲得一個第二名、三個第一名;QC成果不僅連續三年獲得縣、市公司一等獎,其中2002年研制的檢修“GW4-110隔離開關7種專用工具”,并獲得國家專利;2004年和2005年,先后兩次榮獲共青團江蘇省委和省質協、科協、總工會聯合授予的“優秀質量管理小組”;2004年和2005年,連續兩次被評為徐州市“優秀QC小組”;2002年、2004年,兩次被徐州市評為“紅旗班組”;2006年,檢修班獲徐州市政府頒發的“五一勞動獎狀”; 2004年和2005年,分別被省公司命名為“優秀班組”和“一流班組”。2008年,王敦政被省、市公司命名為“平安之星”。
“梅花香自苦寒來”,面對已取得的成績,他說:“這一連串成績的取得,只能代表過去,我將不斷推行省公司的‘八化’和‘6S’班組管理方法,不斷豐富自身專業知識和現代化管理手段,提高班組科學管理水平,不斷更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從而適應現代化電力企業管理、發展的需要。”這就是一名普通檢修工不平凡的人生。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