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新建企業的迅猛發展,政府機構的調整,國有企業改革的日益深入,我國勞動安全衛生工作出現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形勢嚴峻。勞動安全衛生工作不僅關系到國民經濟的健康順利發展,而且,也關系到廣大職工生命和健康。根據全總書記處的意見,全總經濟工作部就當前全國勞動安全衛生狀況進行了專題調研。期間,召開了部分省市工會勞動保護部長座談會,邀請了部分著名勞動安全衛生專家就有關問題進行了研討,形成了該調研報告。報告分析了當前勞動安全衛生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對存在的嚴重問題進行了認真剖析,提出了相應建議與對策。1999年12月16日全總書記處決定在此基礎上以全國總工會的名義向國務院報送《關于我國勞動安全衛生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的緊急報告》,并抄報胡錦濤、尉健行、吳邦國同志。
[主題詞]勞動安全衛生形勢建議
10月份以來,一些地方相繼發生重大、特大惡性事故。特別是11月24日山東煙臺發生的“大舜”號特大海難事故,在國內外產生極其惡劣的影響。這些惡性事故決非偶然,它從一個側面暴露了我國安全生產工作存在的嚴重問題,必須引起重視。為此,特將我國勞動安全衛生工作形勢和我們的建議報告如下:
(一)
近年來,我國非礦山企業、礦山企業、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火災、鐵路、民航等各類事故每年導致非正常死亡人數約10萬人,其中工礦企業職工因工死亡人數約為1.6萬人,平均每天死亡40多人。一次死亡十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平均每周發生1.94起,一次死亡三人以上的重大事故平均每天發生2起。我國原煤產量約占全世界煤炭總產量的五分之一,工傷死亡人數卻占全世界煤礦的五分之四。我國煤炭產量與美國相近,去年產煤12.2億噸,,工傷死亡7377人,百萬噸死亡率達6.04人,是美國的200多倍。自“九五”以來,我國重大傷亡事故頻發的勢頭一直不減。據統計,僅工礦企業發生一次死亡十人以上的特大事故:1996年為81起,死亡1620人;1997年為121起,死亡2334人;1998年為99起,死亡1923人。1999年僅上半年就發生52起,死亡882人。
職業危害也令人觸目驚心,特別是一些新建企業,勞動環境惡劣。據衛生部對1426家外商投資企業調查,37.2%的企業生產過程中存在著職業危害,從事有毒有害作業的工人占生產工人的34.7%。近年來全國新確診的職業病患者:1996年13256例;1997年10228例;1998年10637例,其中塵肺病位居首位。截止1998年底,全國累積塵肺患者已達542041例,尚存活患者414894例。山西陽泉市硫鐵礦公司有4700多名職工,其中塵肺病患者就有1600人。湖南省湘永煤礦因塵肺病死亡而遺留下來的寡婦就有200多人,有的婦女三次改嫁,其原因均是由于其夫患塵肺病而死亡。
就是以上這樣嚴重的狀況,現在的統計并未能完全反映出目前安全生產嚴峻形勢的真實情況,出現了死亡人數比重傷人數多,一般工傷事故數量連年下降,重大傷亡事故居高不下,不符合事故規律的現象。其原因是有相當數量的傷亡事故被瞞報、漏報、不報。例如今年3月發生在邯鄲市磁縣的一起小煤窯透水事故,使32名礦工罹難,竟一瞞了之。職業病統計也令人難以置信。據統計,我國目前有1600多萬接觸有毒有害作業的工人,每年應接受職業性健康監護1000萬人,而實際接受檢查的只有1/3,其余2/3的應檢人群中仍存在相當數量的職業病患者。這里還不包括那些職業危害嚴重的鄉鎮企業、私人小作坊和那些已經返鄉又被檢出患有職業病的農民工。
嚴重的傷亡事故每年使上萬名職工失去生命,數十萬名職工致殘,也使國民經濟遭受重大損失。職業危害對職工生命與健康也造成極大的威脅。不少職工工作不久就喪失勞動能力,長期受到病魔摧殘。一些青年工人造成終身不育不孕,使其家庭帶來痛苦和不幸。有的職業病患者因不忍病痛的折磨而自殺身亡。
(二)
目前安全生產形勢嚴峻,特別是以下幾個情況更應引起注意:
一是,煤礦瓦斯爆炸、建筑工程質量低劣、橋梁垮塌等重大惡性事故背后往往是腐敗作祟。僅1999年,橋梁垮塌事故接連不斷。1月10日重慶市綦江彩虹橋整體垮塌,死亡40人;4月19日四川巴中地區通紅縣彭坎大橋垮塌,死亡6人;11月1日,四川廣元108國道跨線橋垮塌,死亡10人;投資426億元的寧波大橋,尚未和攏,橋板已壓壞。這一起起由工程質量低劣引起的橋梁跨塌事故,死亡人數驚人,國家財產損失巨大,影響極為惡劣。經查其背后都暴露出一樁樁收受賄賂、貪污腐敗的重大案件。一些事故多發的小煤窯私挖亂采,屢禁不止,國家三令五申關閉,但關而不停,原因在于有那里的領導人作庇護。
二是,重大傷亡事故使一些困難國有企業雪上加霜,往往成為引發不穩定的導火索。當前,部分國有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職工下崗,拖欠職工工資等矛盾比較多。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一旦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更是雪上加霜。不僅嚴重阻礙了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進程,而且容易釀成一些地方的不安定。今年8月24日河南平頂山市韓莊礦務局二礦發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55人。在此之前,該礦已欠發職工工資長達10個月,職工意見很大。加之事故發生后,搶救工作組織不力,職工激憤的情緒難以控制,結果導致圍堵中央和省級事故調查人員,砸壞礦務局的辦公室,結隊到市政府游行示威,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社會安定。類似的事件,全國已發生多起。甘肅銀光化學工業公司(原805廠)是“軍轉民”的國有企業。本來企業生產經營舉步維艱。為了脫困,企業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將作為全廠生命線的TDI光化反應工序進行改造。但是,正當改造接近尾聲時,今年9月2日發生甲苯二異氰酸酯爆炸的重大事故,造成3人死亡,5人重傷,直接經濟損失高達4821.8萬元。即將改造完畢的生產線毀于一旦,也使很快有可能看到希望的企業陷入更加困難的地步。
三是,一些新建企業漠視安全生產、導致勞動關系激化,甚至發生一些惡性事件。新建企業的迅猛發展,給我國國民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其中不少新建企業違反國家勞動保護法規,把生產車間、易燃品倉庫和職工宿舍、食堂置于同一建造物內。今年6月12日深圳寶安區沙井鎮智茂電器有限公司一場火災,職工死亡16人,傷56人;10月9日廣州白云區永發購銷綜合店一場火災,職工死亡15人;同月26日廣州增城石灘鎮馬修村洪成皮具廠一場火災,死亡20人,均是緣于以上同一個原因。許多新建企業,工人的勞動條件惡劣,有的連起碼的勞動條件都不具備,勞動場所有毒有害物質、噪聲嚴重超標。特別是在福建等沿海省份的一些新建企業中,“三苯”(苯、甲苯、二甲苯)中毒問題尤為突出。今年1月27日福建閩清縣板東鎮如意箱包廠,一次就發生8人苯中毒,造成1人死亡,7人患嚴重的再生障礙性貧血,其中最大的27歲,最小的只有17歲。8名中毒的工人工作最長的11個月,工作最短的僅2個月。更應引起重視的是,這些企業惡劣的勞動條件,嚴重的侵權行為,往往導致勞動關系激化,甚至釀成過激惡性事件。1997年廣東晉江市陳埭鎮裕華制鞋廠發生的特大火災,造成32人死亡。事故的起因就是工人不滿惡劣的勞動條件,長期加班加點、老板又長時間拖欠工人工資,矛盾激化后工人報復縱火造成的。
(三)
目前全國重大、特大事故頻繁,勞動安全衛生方面存在著儲多問題。我們認為,究其原因:一是我國的勞動安全衛生法制不健全;二是一些企業忽視甚至放松安全生產的管理,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有法不依、有章不循;三是一些新建企業,包括相當數量的國有企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只顧賺錢,安全資金減少或不投入,長期存在重大事故隱患;四是一些企業職工勞動紀律松馳,安全意識淡薄;五是國家勞動安全衛生的管理體制與當前的形勢不適應,國家行政監管的力度明顯弱化,甚至發生重大事故也得不到認真嚴肅的處理,不能汲取教訓。
解決好勞動安全衛生問題,關系職工人身安全和健康,關系我國國民經濟健康順利發展,也關系社會穩定。我們建議:
一、用鄧小平理論統一各級干部的思想,以講政治的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安全生產工作,是經濟工作的重要內容,是改革發展的基本保證,也是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具體體現。江澤民總書記多次強調,安全生產工作“責任重于泰山”。在當前安全生產形勢十分嚴峻、問題眾多的狀況下,必須用鄧小平理論統一各級領導干部的思想,認真貫徹落實江澤民同志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從講政治、保穩定、促發展的高度,以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像抓環保工作那樣,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安全與投資環境的關系,采取強有力的措施狠抓薄弱環節,對于那些不符合國家安全衛生標準要求的企業,該停的停,該關的關,堅決遏制重大、特大事故的發生,迅速扭轉當前安全生產形勢的嚴重局面。
二、加速勞動安全衛生的立法工作,依法規范企業安全生產。我國勞動安全衛生方面的立法本來就很不健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頒布的一些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又不適應當前形勢的要求,特別是對新建企業缺乏有效的制約。原國家制定并頒發的勞動安全行政法規,因監察執法主體發生變化,執行過程中也產生了不少不問題。致使重大傷亡事故和嚴重的職業危害得不到有效的扼制。因此,加快勞動安全衛生的立法步伐是當務之急。首先要修改那些已經不適應形勢的,特別是監察執法主體發生變化的法律法規。其次是加快制定《勞動安全衛生法》。三是整理、修定和重新頒布國家規程、標準和行業管理規范。逐步形成具有我國社會主義特色、保障勞動者安全健康權益、促進經濟發展的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體系,依法規范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
三、建立各級安全生產委員會,加強宏觀控制和管理。目前我國勞動安全與衛生工作涉及國家經貿委、衛生部、勞動部、國家技術監督局、公安部、監察部、檢察院、工會等一些部門。為了有利于這些部門在勞動安全衛生工作方面形成合力,有必要成立國家安全生產委員會,對全國勞動安全衛生工作實行宏觀指導,統一規劃,協調行動。國家安全生產委員會應隸屬于國務院,主任由國務院副總理擔任,其成員單位由各國家有關部門和全國總工會組成。主要任務是:研究分析全國安全生產形勢;統籌并指導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和標準的制定、修定;協調有關部門的勞動安全衛生監督工作,解決工作難點;確立各階段全國勞動安全衛生工作的重點,有計劃地開展各項專項治理活動;組織重大傷亡事故的調查處理。在省、地市、縣級也相應成立安全生產委員會。逐步建立“政府、企事業單位、工會”三方協調一致共同促進勞動安全衛生的格局。
四、強化勞動安全衛生責任制,嚴肅查處各類事故。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切實負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和指導責任,建立嚴格的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制,制定科學的實事求是的安全管理目標、責任體系和具體實施辦法。切實做到一把手負責,層層落實。要把安全生產工作狀況做為對各級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國家必須運用法律、經濟杠桿手段,強化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通過立法強制企業承擔安全生產的責任,依法規范企業、特別是新建企業的安全生產行為,形成企業的自我約束機制。要嚴肅查處各類事故。凡是出了重大責任事故,必須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首先要追究企業法定代表人的責任。對因嚴重官僚主義、失職瀆職和忽視安全生產工作造成傷亡慘重、損失巨大、影響惡劣的責任事故,要追究領導的責任。對于漠視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違法強令職工冒險作業造成重大傷亡事故的責任者,必須繩之以法。
五、修定工傷保險條例,促進事故預防。目前實行的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雖然規定對職工因工傷亡給予一定的補償,但問題較多,有必要根據近年來的試行情況進行修定,正式頒布《企業職工工傷保險條例》,變補償為賠付。職工工傷死亡賠付標準不低于25年職工平均工資,詳盡規定傷殘補助金、撫恤金和醫療、康復標準待遇,統一全國的工傷保險標準。強制企業實施工傷保險,并采取差別費率和浮動費率相結合收繳保險金的辦法,以及返還部分保險金對事故大幅度降低的企業實行獎勵的辦法,促進企業事故預防工作。
六、充分發揮工會在勞動安全衛生工作中的作用。維護職工在勞動過程中安全與健康的合法權益,是工會組織義不容辭的責任。依據《工會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全國總工會制定了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條例,建立了工會參與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和開展各項活動的制度,并建立了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網絡。但工會的監督檢查經常遇到困難,需要各級黨政的支持。要明確工會有權到企業監督檢查安全生產工作,聽取職工對企業安全生產方面的意見和要求。對于違章指揮,強令職工冒險作業的行為,工會有權抵制。查處事故必須有工會參加;重大事故的處理和結案,必須認真聽取工會的意見。工會要進一步加強勞動保護工作,監督和協助企業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教育職工從我做起,提高安全意識,杜絕違章作業。為扭轉安全生產的嚴峻局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上一篇:論企業強化現場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下一篇:企業安全生產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