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求援”刻不容緩——緊急救助員將成熱門新職
“這里有一位民工意外受傷,生命垂危,他的緊急救援卡號××××,請迅速救援!苯拥角缶入娫捄,緊急救助員迅速施救,并將其送往醫院搶救。由于搶救及時,民工獲救,而所有費用由保險公司承擔。
這樣的場景,很快就會變為現實。民政部緊急救援促進中心總干事顧二熊表示,民政部正在籌備成立各。ㄊ、區)緊急救援分中心,即中國的SOS救援公司,“老百姓若遇險,撥打緊急救援中心電話,隨時可以得到救助服務”。
今年我國南方各省遭遇的冰雪災害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初步估計因災直接經濟損失一千多億元。在這次抗災過程中,廣大軍民投身第一線,雖然有為人民服務的決心和意志,可一到救災現場,很多救助人員還是手忙腳亂、不知所措,以至作出無謂的犧牲。救援人員能否及時、妥當處理事故,關系到后續的救治工作與能否最大限度降低損失。比如這次抵抗雪災中臨時投入了鏟雪、破冰機械,然而有些地方運來了機械卻沒人會使用。除了利用行政手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斗爭之外,更需要建立一支專業化、高素質的救助人才隊伍,否則再好的救援硬件與響應機制也無濟于事。
顧二熊介紹說,我國目前缺乏專業的綜合救助人員,難以滿足對災害救助的需要,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依據對相關領域職業標準的研究,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已于2000年之后陸續頒布了醫療救護員、緊急救助員、災害信息員、自然保護區巡護監測員、礦山救護工、救援起復工、救援機械司機、救援機械副司機、海上救撈潛水員、海上救撈工和森林防火員等緊急救助類的工種。這些救助職業是整體性、綜合性的特有職業。
從事緊急救助工作的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身體、心理素質與專業知識等從業條件,并且接受過系統的專業教育和培訓。緊急救助人員只有擁有良好的身體條件和心理素質,反應靈敏、機動性高、突擊力強,才能隨時執行緊急救援任務而臨危不亂,冷靜分析現場情況并果斷做出決定;同時還要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如掌握必要的醫療護理、心理學、地質學與管理學等相關知識,以及良好的分析和判斷能力、同情心、責任感和語言溝通能力。這些都對救援應急的處理大有幫助,因為發生突發事故時,正確的救援才能提高挽救的機會。
提高救援隊伍的綜合專業水平迫在眉睫,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與相關部委已在公共安全、駕駛、供電系統維護、建筑施工等行業開展了救助類職業的培訓和鑒定工作,于2005年發布了緊急救助員這一新的職業,并在2006年開始了資格認證,新加入的職業救助人員在救援方面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在社會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據統計,從事緊急救助的專兼職人員全國需求量在100萬左右,而目前僅有25萬名專業人員,專業人才缺口巨大。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增強和迫切期望,特別是“國家突發事件應對法”的出臺,實際社會需求量將遠遠大于這個數字。特別是更多專職工作崗位的設置(如神華集團直接從事救援的人員就有600多名),持證上崗將成為行業準入的基點。緊急救助人員的市場需求潛力大、發展空間廣闊,必將成為廣泛關注的新興職業。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略論安全管理中的“心連心”
下一篇:管理者必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