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的改革以及技術革命的發展不僅改變著產業結構和企業面貌,也對企業的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體制改革工作的進行,大量新工人吸收進廠,不少中青年干部走上領導崗位,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的勞動組織不斷出現,抓好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普及安全知識,提高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水平尤為迫切。
有計劃地開展安全教育工作,進一步提高各級生產管理人員和全體職工的安全技術水平,是實現安全生產、文明生產、預防傷亡事故和職業危害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進行智力投資,提高企業素質的一個帶根本性的大問題。
安全生產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方針、政策、法制觀念教育和安全技術知識教育以及典型經驗和事故教訓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安全生產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廠礦企業搞好安全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法制教育和勞動紀律教育都屬于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提高企業領導和廣大職工對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重要性的認識,從思想認識上和理論上搞清加強勞動保護、搞好安全生產與促進經濟發展和企業生產發展的關系,奠定安全生產的思想基礎。
勞動紀律教育,主要是使企業干部和職工懂得嚴格執行勞動紀律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搞好安全生產的重要條件,也是貫徹執行黨和政府關于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減少工傷事故,保障安全生產的必要前提。
一、 人—人系統
生產,是每一個企業的中心任務,而生產中最基本的能動因素又是具有豐富經驗和勞動技能的人,人是管理的對象,更是管理的動力,掌握信息、作出決策的都是人。當人們掌握了客觀規律,就有可能去限制它不利的一面,利用它有利的一面。充分調動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正確地按客觀規律辦事,嚴格地執行操作規程,加強對設備的維護檢修,就有可能防患于未然,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狀態。所以,安全教育就是向職工群眾灌輸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意義和科學技術知識,使他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認識和掌握不安全、不衛生因素和傷亡事故的規律,運用科學知識,自覺遵守必要的安全技術規定,防止傷亡事故的發生。
要做好對職工的安全教育,必須懂得三門學問,一是本行業技術,二是要懂得安全原理,三就是要懂得人情世故,即行為科學,也就是研究人—人系統。
人—人系統主要是指調整安排企業中工人與工人、工人與管理人員、工人與領導之間的相互關系。從產品分析、質量分析等生產作業中,找出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對策,創造良好地環境,提高工作效率。
要正確處理好人—人關系,就必須掌握人的心理特點,根據人的個性差異進行思想工作。
個性差異也即個別差異,是指個人與個人之間在個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別。個性心理特征是指個體身上經常地、穩定地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主要包括氣質、性格與能力。
從職業安全角度來分析,只有個人的個性特征與職業的要求相符合,這個人在其職位上才是最適應的,可能出現得心應手、躊躇滿志的情況,職業的安全也就有了保障。反之,職業要求與個性特征不相適應時,工作時就會困難重重,輕則心理上有不舒適感,重則產生心理煩躁、心理焦慮等現象,影響情緒,影響能力的發揮,造成事故的發生。
二、 引起事故的原因
一般來說,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很多的,其中有設備的因素,環境的因素,規章制度的因素,人的因素等。人的因素除了生理因素,還有心理因素,而人的心理因素則往往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根據國內外一些統計表明,在工業企業內所發生的大量事故中,70~80%是由于人的操作行為發生錯誤或違章操作引起的,可見心理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重要地位。為了減少事故,保證安全生產,研究操作人員在作業時的心理狀態是極其重要的。
心理學認為,人的行為是受其心理狀態支配的。人能接受各種信息,進行思維判斷,作出反應,適應環境的變化,又很容易受外部的影響和制約。當人的心理處于消極狀態下操作時,其感知覺、思維和反應的機能就不能正常發揮,差錯增多,導致事故的發生。積極的心理狀態,對保證安全生產是不可缺少的;消極的心理狀態,是引起人為差錯而導致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
事故發生前人的心理狀態往往是這么幾種:
1. 僥幸心理。表現特征:碰運氣,認為違章操作并非一定會發生事故;認為“動機是好的”,不會遭到責備;自信心很強,相信自己有能力阻止事故的發生;別人不一定發現。抱有僥幸心理的人,不是防止“萬一”,而是馬虎了事,貪圖方便,從而導致事故的發生。這是產生事故較普遍的原因。
2. 冒險行為。表現特征:好勝心強,喜歡逞能;私下愛與別人打賭;有過違章行為而未造成事故的經歷;為爭取時間,不按規程作業;企圖挽回某種影響。冒險行為只顧眼前得失,不顧客觀效果,盲目行動,蠻干瞎干。
3. 思想麻痹。表現特征:由于是經常干的工作,所以習以為常,并不感到有危險;此工作已作過多次,因此滿不在乎;沒有注意到反常現象;責任性不強,得過且過。在這種心理狀態支配下,沿用習慣的方式操作,憑“老經驗”行事,放松思想警惕,以致釀成災禍。
有不少事故責任者談到事故原因時總是后悔莫及地感嘆“注意力不集中”,實際上很多時候是注意力過分集中,以致不能持久,或不能及時轉移,或范圍太窄,或注意分配不當。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注意的特征:
1、 注意的穩定性:是指注意力長期保持在某種事物或活動上,但不是指總是注意同一對象。如司機駕駛車輛并非目不轉睛注視前方,而是時而看儀表,時而聽聲音,時而掃視周圍環境,但總的方面是把注意力穩定在駕駛車輛上。
2、 注意的轉移:是指根據新的任務使注意從一個事物轉移到另一個事物上去。
3、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時間把注意分配到兩種或幾種不同事物或活動上去。如操作機器時既要看顯示器,又要聽機器運轉聲,還要觀察周圍環境,若分配不好注意力,就容易發生事故。
因此,操作人員在作業時,要把握好注意的穩定性、集中性與及時的轉移、合理的分配,這是保證安全生產的重要條件。
三、 安全思想教育的方法和效果
了解了人的心理特點,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教育。安全教育中一般的心理方式有:(1)解釋:這是常用方法,目的是使職工認識到安全生產重要性。(2)勸慰:職工遇困難或挫折時及時加以疏導慰撫,以消除和緩解不安全因素。(3)說服:通過互相誠懇交談使職工理解。(4)感染:以集體成員的積極情緒感染作用阻止消極情緒感染作用。(5)獎懲:激發人的安全行為動機,引導職工注意安全。(6)社會輿論:通過各種新聞傳播工具造聲勢,為安全服務。
在安全教育中應注意一些心理效應:1.優先效應,也稱第一印象,因此新工人入廠教育不能放松。2.近因效應,即要警鐘長鳴,防止因太熟悉而產生麻痹心理。3.心理暗示,即運用現實中的典型和藝術中的典型感染力,使受教育者獲得真切感受。4.逆反心理,所以在安全教育時要注意對方的情感變化,防止情緒不佳時產生逆反心理。
對職工安全思想教育方法要講究科學性,尤其要抓住思想易于波動、情緒不穩定的時候,對癥下藥,深入細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因此,要抓好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十個重要環節:1、新進人員上崗、病事假人員復崗和調換工種崗位人員的環節。2、職工精神狀態出現異常的環節。3、企業搶時間、趕任務的環節。4、領導忙于抓生產或處理事故的環節。5、職工受表揚、獎勵、批評、處分的環節。6、工資晉級、獎金浮動、工作變動的環節。7、職工遇到天災人禍的環節。8、節假日環節。9、重點崗位、重點操作人員的環節。10、發生事故后的環節。
那么如何來衡量安全教育中的心理效果呢?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 宣傳教育對象是否已經知道這些安全法規的頒布和實施,尤其是關系密切的人員是否了解,這是安全宣傳
教育中要達到的最基本的心理效果。
2. 宣傳教育對象是否已獲悉該項安全法規中最重要的條款內容。宣傳教育的結果,不應只限于是否已知某項安全法規,還應衡量是否知道最重要的條款內容。
3. 宣傳教育對象是否正確領會了制定該項法規的精神。這是工作是否深入、是否達到較好心理效果的重要標志。
4. 更進一步的心理效果衡量則應對事故發生率做出對比性統計分析,這是安全教育中的最高心理效果。
四、 注意事項
人們在談到生產建設、精神文明教育時常引用一句俗語叫“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在安全教育中這句話同樣也適用。黨團組織的安全職責是教育黨團員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發揮應有的先進、模范作用,協助安全技術部門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協助總結、推廣安全生產先進經驗,協助各級領導正確理解和執行有關安全規定。工會的安全職責是督促并協助行政領導貫徹執行勞動保護方針、政策、法令,對職工進行教育,組織并協助行政開展宣傳和培訓工作,表彰先進集體和個人,參加傷亡事故的調查處理,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保護職工的民主權利和申述權利等。只有明確各級各層次各個人的安全職責,真正貫徹“人人管生產,人人管安全”的原則,各個部門齊抓共管協同行動,才能形成一個強大的安全教育網絡,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實到每一個個人,也才能真正的確保安全生產。
安全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職工的整體安全意識,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進一步發展到“我會安全”。因此加強勞動保護,實現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不能僅僅依靠領導生產的干部和從事安全技術工作的專業干部,還必須充分發動廣大職工群眾參加。群眾勞動保護監督就是一個職工自我教育、互相保護、相互監督的好方法。職工群眾對勞動保護工作的監督形式,一種是職工個人直接就勞動保護問題提出批評、建議、申訴和控告,這是職工的民主權利,應予以保護;另一種是有組織地開展群眾性監督檢查,這是群眾監督的主要的經常的活動形式。組織廣大職工群眾進行管理和監督,能動員廣大群眾參加預防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的活動,形成人人關心、重視安全生產的風氣,使安全和預防事故的措施得到加強。據一些單位的實踐證明,群眾性勞動保護管理活動是實現勞動保護工作群眾化、經;母窘M織形式和方法,也使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扎實的基礎,對預防事故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安全思想教育中必須注意幾個問題:(1)掌握時機。從事故發生的時間來看,往往在幾個“前后”是事故的多發階段,如節前節后、發薪前后、上下班前后、婚喪喜事前后及工作調動前后,此時應有針對性地做好宣傳工作。(2)看準對象和場合。宣傳不能不問對象,如對新工人過分強調事故,效果往往適得其反,使他們產生恐懼心理,又如張貼宣傳畫、懸掛安全標志牌時若不分場合亂掛,就要失去宣傳的目的和作用。(3)要注意分寸。若不分對象僅僅渲染事故的凄慘而忽略了可按科學方法即能預防的介紹,將使職工產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安全工作。(4)要有親近感、人情味。應使被宣傳對象感到你是在為他的安全幸福著想,而不是與他過不去,如帶有濃重人情味的宣傳口號等,就很容易被群眾接受。(5)要有幽默感、趣味性。板起面孔訓斥別人,固然能使他人吸取教訓,但若使用富于哲理又十分幽默的言語,使聽者捧腹之余覺耐人尋味,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安全思想教育中還必須注意有據可查、有憑可依,即不能流于形式,泛泛而談,或僅僅憑借經驗、感覺來教育別人,因此安全部門應該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和有關規定制定一本安全工作手冊,內容包括本企業的安全規章制度、勞保用品發放規定、安全工作實例分析、典型事例介紹及一些必要的安全資料等,并定期修改、增刪,俾使安全工作者能隨時使用,教育職工時也不致信口開河、離題萬里,各級領導也能隨時翻閱,了解、熟悉安全工作,安全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落到實處了。
五、以人為本 長保安全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因為工人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生產過程中度過的,所以,生產過程中的條件大部分也就是工人的能動生活過程條件,是工人的生活條件--- ---!边@就是說,勞動條件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勞動者生活的好壞,關系到勞動者的切身利益。
我們的國家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決定我們的國家是保護人民的,是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因此,搞好勞動保護是社會主義國家制度的性質所決定的,是黨和國家的一項重要政策,也是社會主義企業管理的一項基本原則。而勞動保護最根本的任務就是保護勞動者在勞動生產中的安全、健康,促進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提高經濟效益。
勞動保護的中心環節是人的因素。社會生產力是由人的因素起決定作用的,生產工具要人來設計制造,物質資料的生產要人的勞動去實現。馬克思主義者一向認為,人是生產力中的能動因素,決定性的因素。為保障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以人為中心,又是通過人去執行的。對人的重視程度如何?執行人的心理狀態如何?都關系到勞動保護的結果。先進的機器設備是人發明制造的,又是靠人去操作與保養的,因此唯有重視人的安全心理與行為的研究,才能保障設備的安全,保障勞動者在操作過程中的安全。所有的措施又都可以看成是保護人身安全的行為規范,也就是不管當時操作者的心理狀態如何,其行為必須符合操作的規范,否則,就可能產生事故。由此可知,研究人的安全心理與行為,深入進行安全思想政治教育,對做好勞動保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當前安全目標管理、安全系統工程、人機工程學等現代安全管理新概念層出不窮之時,進一步加強安全思想政治教育的廣度、深度和力度,提高人的安全意識顯得尤為迫切。只有真正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把安全和生產統一起來,真正把安全和生產看成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真正做到人人管生產、人人管安全,才能使每一個企業從領導到工人,在各自的崗位上,真正做到既保證完成生產任務,又保證不出事故。可以預見,隨著企業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安全管理工作改革的繼續深入,安全生產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將進一步系統化和科學化,必將更好的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必將成為企業騰飛的堅強后盾。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