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培訓全覆蓋、隱患排查治理全覆蓋、治理檢查全覆蓋,取締關閉一批不具備安全生產基本條件的非法違法企業,治理整改一批液氨使用存在安全隱患的企業,提升一批安全管理基礎較好的企業,徹底整治和消除涉氨制冷企業中存在的重大隱患。
表格 1 液氨安全監管辦法
序號 | 監管辦法 |
1 | 落實危險化學品使用單位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同時建立包括相關負責人、責任人在內的責任制。 |
2 | 加大對液氨等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使用單位的執法檢查力度 |
3 | 強化危險化學皮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監管 |
4 | 對使用、經營液氨等危險化學品的單位做重點監察,進行存放條件、使用環境、裝備設施、使用法規等審核達標后準予使用,根據具體情況定期復查 |
5 | 加強液氨等危險化學品的性能、用途、保管、儲運、使用方法、防治知識、設施常識等方面對專業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持證上崗 |
6 | 完善監管部門的監管措施及責任制 |
7 | 制定液氨安全監管法規標準 |
8 | 規范液氨經營使用等的許可證制度 |
液氨安全監管重點液氨的安全監管重點集中在液氨儲運、裝卸、使用場所的平面布置、涉氨企業的安全管理、應急管理、監測監控以及重點工藝和重點場所的管理。
表格 2 液氨安全監管重點
序號 | 監管重點 |
1 | 液氨儲存、裝卸、使用場所與生活、辦公區等的平面布置 |
2 | 涉氨企業的安全管理,包括人員管理、制度管理、設備管理、重大危險源管理 |
3 | 涉氨企業的應急管理,包括應急設備、應急防護、應急預案等 |
4 | 涉氨企業的安全監控,包括泄漏報警、視頻監控、監控信號傳輸等 |
5 | 液氨制冷系統(場所)安全要求,液氨儲罐區安全要求、氨瓶儲存(區)安全要求、充裝場所安全要求 |
一、加強液氨設備系統的安全管理。制冷、電力、冶金等相關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加強對液氨系統的安全檢查,建立儲罐液氨存量紀錄、日常運行操作記錄和巡查記錄。在液氨儲存、運輸、使用等環節,要按照有關規定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制訂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并定期開展演練。液氨使用崗位應設立包括氨的理化性質、危害性、防護和搶險措施等方面內容的安全周知卡,制冷、壓力容器操作工須經專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人員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有液氨充裝、分裝環節的企業,須按有關規定申領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許可證。
二、嚴格液氨使用企業安全設施“三同時”工作。認真執行國家有關安全設施“三同時”的有關要求,冷庫及氨儲罐設備的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必須經正規設計,其安全設施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冷庫設計規范》(GB50072-2010)等規定的要求。
三、強化重大危險源的管理。按照《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 -2009)規定,液氨儲存量超過10噸,即為重大危險源。相關企業液氨重大危險源的辨識、評估、登記建檔、備案、核銷及其監督管理,應按照《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40號)的規定執行,依法及時報備。
四、落實液氨設備設施的安全管理措施。一是加強液氨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定期對液氨壓力管道進行檢查,重點檢查制冷機軸封、閥門連接處、液氨儲罐和蒸發器的液面計接口等比較容易發生氨泄漏的地方,并做好記錄;發現老化、滲漏等異常情況,必須立即采取措施進行整改,腐蝕嚴重的應及時更新。二是液氨儲罐區和液氨輸送泵區、氨制冷機器間和設備間、凍結間、調節站,液氨鋼瓶儲存(重瓶)區、液氨鋼瓶使用區、裝卸臺、用氨生產車間應設置固定式氨氣體濃度報警儀;液氨鋼瓶儲存倉庫、用氨廠房的氨氣體濃度報警儀應與相應的事故排風機聯鎖。三是氨制冷機房應設置防爆型照明設施及開關,氨壓縮機房應設置蓄電池防爆型應急照明燈具。四是儲罐及安全附件(安全閥、壓力表、液位計)、氨氣體濃度報警儀等應按有關要求進行定期檢驗。
五、完善企業日常應急安全工作。液氨使用企業應加強重點部位和重點設備的日常監控,排查和整改火災隱患,維護完善消防設施、器材和消防措施,明確責任進行規范管理,保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并按要求制訂各項應急預案,落實應急措施,定期組織演練等。
六、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各級安監部門要主動與質監、消防等部門加強聯系,形成液氨使用企業安全監管聯動機制,實現互通共享管理信息,相互協作配合,聯合執法解決難點、重大問題,達到安全違法行為“防范在先、發現及時、制止有效、查處到位”的管理目標。
__
對全國所有的涉氨制冷企業液氨使用情況開展全面、徹底的大檢查、大治理,以實現企業安全培訓全覆蓋、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全覆蓋、治理檢查全覆蓋;同時,要取締關閉一批不具備安全生產基本條件的非法違法企業,治理整改一批液氨使用存在安全隱患的企業,提升一批安全管理基礎較好的企業,概括起來就是實現“三個全覆蓋”和“三個一批”。
各地安全生產監管部門要以轄區內的涉氨制冷企業調查摸底為基礎,合理制定專項治理實施方案,實行科學的分級分類監管。一是要做好宣傳發動,強化教育培訓。充分發揮主流媒體和互聯網等新媒體的作用,認真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宣傳正反典型案例,動員企業全面開展專項治理工作。要針對不同對象,采取多種形式,組織開展好各類專題培訓。二是要加強指導服務,徹查安全隱患。要對轄區內所有涉氨制冷企業進行全覆蓋的執法檢查,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區,按照《涉氨制冷企業執法檢查表》的要求,認真排查安全隱患,并著力寓監管于服務之中,幫助指導企業落實全員安全培訓和自查自改工作。
。一是要依法取得相關證照,完善各種手續,做到合法經營。
二是要規范設計、規范建設、規范安裝,按時維修保養設施設備。三是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制冷操作人員要持證上崗。四是要對照《涉氨企業自查自改表》,認真開展自查自改,健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及時整改消除事故隱患。五是要組織全員安全培訓,提高全員安全素質。六是要健全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演練。
一是要與“打非治違”有機結合。進一步深化專項治理工作,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要求,采取明查與暗訪、回訪與抽查等多種方式,嚴格執法,認真查處突出問題和重大事故隱患,對非法生產經營的企業一律依法取締,對整改不到位、導致事故發生的企業依法嚴肅追責。
二是要與推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有機結合。通過專項治理,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加強安全基礎建設,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加快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進程。三是要與長效機制建設有機結合。通過這次專項治理,認真梳理分析存在的問題,編寫《技術指導書》指導各地;通過視頻教學、現場剖析教學等方式,做好各級培訓工作;加強部門之間的協同聯動工作,增強監管合力。
上一篇:綜治安全工作總結
下一篇:安全管理評審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