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統使用運行情況
系統按設計要求共裝備區域控制器(分站)11臺、干線擴展器14臺、甲烷傳感器22臺、一氧化碳傳感器20臺、氧氣傳感器2臺、硫化氫傳感器2臺、煙霧傳感器9臺、溫度傳感器9臺、風速傳感器3臺、風筒傳感器1臺、風機開停傳感器12臺、設備開停傳感器46臺等,模擬量72個、開關量77個,共計149個測點(截止2016年1月31日)。
1、綜采工作面設備布置
安裝區域控制器、干線擴展器各一臺,甲烷斷電儀兩臺,甲烷傳感器三臺,一氧化碳傳感器兩臺,饋電裝置兩套,風速、溫度、氧氣、硫化氫等傳感器各一臺,風門傳感器一組,風門報警器一臺,設備開停傳感器4臺。巷道長度超過1000米時,在回風巷道中部增設一臺甲烷傳感器。巷道供風長度超過1000米時,在風筒末端安裝風筒傳感器。
2、掘進工作面設備
安裝區域控制器、干線擴展器各一臺,甲烷斷電儀一臺,甲烷傳感器兩臺,風筒傳感器一臺,饋電裝置一套,局部通風機設備開停傳感器四臺,掘進巷道供風長度超過1000米時,在掘進巷道中部增設一臺甲烷傳感器。
目前系統運行基本正常。
二、一月報警信息數量統計
| 本月報警次數 | 上月報警次數 | 同比增減次數 | 標校引起次數 | 報警信息數量變化原因分析 |
甲烷 | 300 | 257 | 43 | 300 | 斷電試驗、標校引起次300; |
一氧化碳 | 1039 | 1085 | -46 | 86 | 東一+495B1+2、東一+495B3+6兩采區超前預裂爆破影響953次,標校引起86次。 |
| 本月故障次數 | 上月故障次數 | 同比增減次數 | 人為故障次數 | 故障信息數量變化原因分析 |
傳感器通訊故障 | 2633 | 412 | 2221 | 260 | 1月19日至1月23日東一+495B3+6工作面通訊電纜短路致使工作面沿線傳感器通訊中斷2060次。 |
三、礦井較為集中報警信息原因分析
1.礦井較為集中報警信息主要為一氧化碳氣體超限報警
東一+495B3+6工作面、東一+495B1+2工作面一氧化碳超限原因說明:由于該兩個綜采工作面均采用超前預爆,其中東一+495B1+2工作面爆破一次使用1.2t乳膠基質炸藥,東一+495B3+6工作面爆破一次使用1.0t乳膠基質炸藥,爆破后一部分炮煙涌出回風巷內,導致回風巷一氧化碳傳感器報警;一部分炮煙留存在上部松散煤體中,致使在綜放工作面在放煤過程中,由負壓作用氣體不間斷涌進工作面,造成回風沿線一氧化碳傳感器不間斷報警。
礦井監控系統整體運行穩定,監測數據正常,所發生一氧化碳報警均由于超前預裂爆破和煤柱爆破影響,其他地點均未出現傳感器超限報警。
傳感器通訊故障原因分析:
人為引起傳感器通訊故障原因:由于礦井采、掘進工作面電纜延長,有計劃對工作面電纜回收、加線及設備檢修致使掘進、綜采工作面傳感器通訊故障。1月19日至1月23日東一+495B3+6工作面線纜短路致使沿線傳感器通訊失敗2060次。
四、人員定位系統
人員定位系統共10個定位分站,42個人員定位讀卡器(截止2016年1月31日),分布于基建礦井主、副斜井工作面,老礦井各綜采、掘進工作面,井下變電所,井下主要運輸石門。該系統運行穩定,人員考勤、定位數據準確,本月未出現系統運行故障。
五、總結
本月安全監控系統總體運行正常,傳感器上傳數據準確。氣體報警減少,重點關注東一+495B3+6過上部安寧渠老煤窯區域的氣體變化,本月傳感器通訊故障也呈現大幅增加,今后要減少非人為傳感器通訊故障發生,傳感器故障次數要嚴格控制,保證重點區域的氣體分析不受故障影響,重點要觀察兩個采區工作面回風、滾筒下風側一氧化碳氣體報警情況,如果持續報警應當采取必要措施處理;繼續加強維護監控系統,減少傳感器故障報警次數,杜絕因傳感器故障而發生的報警;同時,加強對人員定位系統維護、檢修工作,使系統穩定運行,不出現人員定位、考勤數據錯誤;確使兩大系統都正常準確工作。
神新公司堿溝煤礦
2016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