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半年我科的食品安全工作在局領導及各科室支持、配合下,進一步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0年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安排》要求,切實履行職責,進一步加大協調力度,深入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嚴厲打擊擾亂食品市場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促進了全市食品市場安全有序發展。現將我科半年來的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情況
(一)牽頭開展“三聚氰胺”奶粉核查工作
年初,中央媒體報道全國部分地區有2008年問題乳粉流入市場的現象,造成三聚氰胺再次污染乳制品及相關產品。我局黨組高度重視,按照省、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安排我科牽頭落實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溯源徹查工作。
在“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緊急電視電話會議”以后,立即印發《關于全面開展2008年問題乳粉徹查專項行動的緊急通知》(慶食安委辦發〔2010〕4號)文件,要求各縣區、各有關部門根據本地實際,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和保障措施,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要求相關部門各司其職,互相配合,依據職責分工,抓好任務落實,確保按時、保質完成徹查工作,并加強了對各地工作的督查和指導。
在特殊時期,按照市領導的要求,放棄春節法定假日休假的時間,保持工作狀態,加強食品市場巡查和監管,每日負責匯總信息,及時專報專送相關市領導,通報工作進展情況。同時還將“2008年問題乳粉集中清查結果匯總表”于每日下午13時前報市政府督辦室和省食品安全整頓辦公室。
截止清查工作完成時,先后籌備召開會議8次,核查廣州、天津等地協查案件3個,立案處理3件,銷毀過期及三無乳粉347余噸。收集各單位報送問題乳粉信息79件,匯總上報省食品安全整頓辦信息41件。
(二)開展淡水魚專項監測。
針對省淡水魚監測孔雀石綠部分超標狀況,啟動全市淡水魚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督促食品安全相關部門從源頭上加強淡水魚安全質量控制,進一步規范淡水魚市場經營秩序,確保全市淡水魚質量安全。協調市畜牧獸醫水產局、市衛生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對我市淡水魚的養殖、市場流通和餐飲等主要環節全面追查超標淡水魚質量情況,對有問題的企業進行再次抽檢,衛生、工商分別在餐飲和流通環節各檢出一個不合格檢品,最后溯源到市區魚類供應的源頭---萬寶魚類批發市場。經我們組織市畜牧獸醫水產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市綠色農產品檢測中心,對萬寶魚類批發市場進行檢查和抽樣檢測,市場內各經營業戶依法經營,所抽取檢品檢測結果合格。在此次專項整治中,我們已責成畜牧水產部門進一步加大對淡水魚養殖源頭的監管,增加監督檢查頻次,強化養殖技術用藥管理,責成工商、衛生部門對流通、餐飲環節檢測不合格的企業立案查處,并進一步加大查處力度,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確保老百姓吃上放心水產品。
(三)啟動全市餐廚垃圾的監督管理工作。
1.在《大慶晚報》連續2期關于“地溝油”的報道后,立即召集衛生、工商、質監、環保和城管等部門針對“地溝油”有關情況進行全面監督檢查,新聞媒體進行跟蹤報道;責成工商部門對晚報所列的黑加工點依法取締;開展對全國各大城市廢棄油脂和餐廚垃圾處理狀況的調研以及我市廢棄油脂流向及危害的分析。
2.推進“地溝油”專項整治,協調市衛生局重點開展食用油抽樣監測,全面開展嚴防“地溝油”流入餐飲服務環節的監督檢查,并施行了《餐飲服務單位食用油及一次性衛生用品專項整頓工作排查表》和《“地溝油”專項整治行動檢查日報表》報表制度。
3.籌備召開了全市餐廚垃圾治理協調會議,草擬“大慶市餐廚垃圾管理意見”,會議由付淑蘭副市長主持,王洪恩副市長做重要講話,楊德林局長通報了全市地溝油整治工作情況。在會議上討論了《大慶市餐廚垃圾管理意見》,會后再次征求了各部門的意見。
4.根據全市餐廚垃圾治理協調會議上市領導的要求,起草制定了“大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餐廚垃圾管理的通告”和修訂了“大慶市餐廚垃圾管理意見”,并聯系市政府辦進行了印發,在電視媒體上發布了通告。
5.督促各縣區、各部門落實市餐廚垃圾管理會議精神,上報治理情況。行動以來,監管人員在全市范圍監督檢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共計16607余戶次,檢查發現8處加工、銷售“地溝油”加工點,其中1處有合法經營資質,其余7處為“地溝油”黑加工點,現已取締1處,搗毀6處。向餐飲企業下發了“嚴防‘地溝油’流入餐飲服務環節的通知”及“大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餐廚垃圾管理的通告(慶政通[2010]4號)”18000余份,在專項檢查過程中未發現使用“地溝油”加工食品的行為。
(四)檢查工地食堂食品安全。
聯合衛生、建設部門對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進行監督檢查,重點檢查工地食堂《餐飲服務許可證》審辦情況、建筑施工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情況等,薩區檢查了:萬達廣場工地食堂、歡樂居工地食堂,讓區檢查了:銀億陽光城工地食堂、讓區法院大樓工地食堂,開發區檢查了:百湖影視創意工地食堂、江蘇中信錦繡華城項目部職工食堂,檢查中衛生部門針對發現的問題,由轄區衛生監督所下達了整改意見通知書,限期整改。同時要求薩區、讓區的衛生、建設部門繼續對本區其他工地食堂開展聯合檢查,檢查情況及時上報。
(五)迎接省人大法工委立法調研。
省人大法工委調研組在6月2、3、4日來我市進行《黑龍江省食品安全條例(草案)》立法調研。
組織召開了政府相關部門參加的立法調研座談會。市食品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市編辦、市工信委、市交通局、市旅游局、讓區龍崗街道等單位參加會議,會上我局就食品安全委員會的設立和職責和小飯桌的監督管理等方面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各相關部門也依據實際工作發現的問題就進一步完善《黑龍江省食品安全條例(草案)》提出了建議與意見。
召開了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立法調研座談會。食品生產、流通、餐飲各環節的大、中、小型企業以及食品加工小作坊等24家企業的負責人及4名區衛生監督協管員參加會議。會議氣氛活躍,與會人員全部做了發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深入探討了《食品安全條例(草案)》的相關內容,調研組認真聽取了與會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并現場解答了大家提出的問題。
走訪了杜蒙縣紅利牛肉干、春城飯店、學校附近小飯桌和讓胡路區百萬度烤肉、希望小區小飯桌、讓胡路商場超市等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現場考察了解了相關情況,現場研究解決立法所涉及的具體問題,并為企業提出了合理化意見和建議。
在調研組回程之前,表示對大慶一行感到非常滿意,大慶一行聽到的意見和建議最多、最真切;走訪企業現場研究解決立法所涉及的問題最切合實際。
(六)發布季度公告。
收集食品安全生產加工、流通和餐飲監督環節的監管、檢測信息,發布全市2009年第四季度、2010年第一季度食品安全狀況公告。經請市領導批示后,報送到市政府信息科,已在《大慶日報》全文發布。
二、存在問題
食品安全工作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與市委、市政府關于民生工作的要求,以及廣大市民的愿望還有一定差距,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食品市場還存在監管的盲區和死角。由于監管力量的有限,在偏遠農村和城鄉結合部,仍存在一些監管不到位的現象。對一些邊緣品種,也存在都管都不管,推諉扯皮的現象。
二是部門聯合執法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我市的聯合執法機制雖然已初步確立,但仍缺乏統一高效的手段,可操作性不強,難以抓住稍縱即逝的監管時機,導致監管效能下降。
三是科學監管、創新監管意識還有待進一步強化。用科學發展觀指導食品監管的意識還不夠強,部門本位主義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創新監管的愿望和能力還不夠突出。
三、下步工作
目前我市機構改革尚未完成,在改革過渡期間,我們還將牽頭開展以下主要工作:
1.繼續推進打擊違法加工、銷售和使用“地溝油”等集中整治和淡水魚類專項整治行動。
2.繼續開展建筑工地食堂、學校食堂、幼兒園食堂和“小飯桌”專項整治。
3.開展全市食品安全整頓督導檢查,做好迎接省食品安全整頓督導檢查的準備工作。
4.加強食品安全信息報送和發布工作。
5.加大對食品安全知識、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政策宣傳的力度和覆蓋面,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維權意識和參與意識。
6.組織對食品安全監管人員的培訓,努力提高監管人員的行政執法水平和履職能力。
7.督促各職能部門加強對管理相對人的教育培訓,培育企業的誠信觀念,增強企業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
8.開展食品安全工作目標考核評價工作。
9.完成好上級和局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
上一篇:應急管理工作總結
下一篇:放射科上半年安全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