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管體制改革后,施工企業從水管單位剝離出來,原有的安全生產管理模式被打破,施工企業面臨著重新構建安全管理體系的重要任務。筆者就如何加強施工企業安全管理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一、安全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
現代管理的關鍵是人的管理,強化安全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安全業務素質,目的在增強人的安全防范意識,規范人的行為,實行規范化作業,杜絕工作憑感覺、靠經驗。形成一種程序化、標準化的工作習慣,是實現安全生產的關鍵。
㈠ 要下大氣力抓好員工的安全培訓工作。培訓教育要突出重點,有針對性,不斷提全員安全素質。防止走形式,走過場。
1、抓好骨干的培訓工作,重點對班組長、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工程項目負責人進行培訓。
2、強化生產運行崗位的技術培訓。
3、抓常規培訓,開展群眾性的技術練兵和技術比武活動,逐步提高員工的技術操作水平。
4、定期進行緊急救援、危急情況下求生和防護演練。
㈡ 抓好特殊工種和臨時工的安全教育。特殊工種必須經過嚴格培訓考核,持證上崗。臨時工必須經過崗前培訓,考核合格后才能進入施工現場,用人單位和安管部門必須狠抓臨時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臨時工的安全素質。
㈢ 要采用各種方式和途徑,不斷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術素質,保證施工生產程序化、標準化、規范化,加強工序管理,推行超前防范,杜絕施工中的盲目性。
㈣ 努力營造豐富多彩的安全文化。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動,采取正面教育和寓教于樂相結合的方式,普及安全知識,強化安全意識。
二、安全管理體系
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中生存,就必須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要在總結傳統施工生產安全管理的基礎上,認真學習外部的先進管理經驗,建立規范化、標準化的安全管理體系。
㈠ 安全保證體系的管理。安全保證體系十分重要的一環是施工中決策指揮系統,各級安管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在組織安排各項工作時,要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做到生產、安全“四同時”。
㈡ 安全監督體系的管理。安全監管體系是以安委會為龍頭,單位(部門)和班組安全員組成的三級安全網,再加上全體職工的群眾性監督形成的安全監督體系,根據筆者近幾年的工作經驗,主要著重以下幾方面的管理:
1、總結事故教訓,提高防范措施。對于事故要實事求是,嚴肅對待,首先要查明確切原因,舉一反三,制定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防止同類事故的再次發生。決不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隱瞞不報。
2、注重信息反饋,做到警鐘長鳴。對外部一些相關的事故信息,要盡快反饋到內部來,及時引起警惕重視,從中吸取經驗教訓,預防同類事故的發生。
3、發揮群眾監督作用。水利工程施工作業點多面廣,僅靠各級領導的組織安排和三級安全網是不夠的,還應充分發揮群眾監督作用。首先,必須提高全員安全素質,樹立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意識,實行上下級相互監督、相鄰工種崗位相互監督,及時警告提醒,做到“三不傷害”。
三、安全設施標準化管理
工程施工過程中,安全防護設施是否完善,狀態是否良好,措施是否到位是造成人身傷害事故的一個關鍵因素。由此可見,安全設施標準化是實現安全生產的基礎,所謂工程施工現場安全設施標準化管理,就是按照國家《建設工程安全管理條例》、《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監察規定》、《黃委勞動安全條例》等的要求,對施工現場影響安全的環節進行規范。要搞好施工現場安全設施標準化工作,必須從嚴入手,不留死角。必須克服僥幸心理和蒙混過關的想法,以必要的人力、財力作保證,發現一處整治一處,凡整治都要力求徹底、規范,通過不斷的整改、完善,提高標準化水平。
四、安全管理制度化
凡事有章可循,有據可查,做到安全管理制度化是實現安全生產的有力保證。
㈠抓好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做到獎罰有據,考核到人,是實現安全生產可控、再控的強有力措施。
㈡建立健全規范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把安全教育、規章制度執行情況及檢查考核全部納入安全管理體系。生產過程中,根據形勢和工程施工實際,及時修改、完善和補充安全管理規定,對各種不安全因素,要及時制定防范措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㈢堅持安全例會制度,及時組織學習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法規、文件,制度規定,討論分析本單位安全生產情況,認真總結經驗教訓。
㈣認真抓好階段性安全整治,針對不同階段安全生產的形式特點,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活動,確保重點,影響全局。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下一篇:論塔吊代管的安全與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