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調整發展,危險化學品的生產、使用越加廣泛,化學事故的頻率和規模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引起人中毒死亡的化學事故,平均每年都在十起以上,嚴重危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而當化學事故突發時,受危害影響最大的往往是廣大社區的民眾,如2003年重慶開縣井噴化學事故,一次就造成周邊居民243人死亡,1000多人中毒。面對突如其來的化學事故,社區受危害的民眾究竟如何防護、避免或減少傷害呢?
一、注意了解化學事故危害及防護的基本知識
為了防護化學事故的傷害,首先必須了解化學事故及其傷害的一般特點和針對性的防護方法,社區的民眾可通過社區干部有組織的宣傳教育獲取有關知識,也可通過個人購買有關普及性的讀物,從中學習有關常識;瘜W事故按發生地點區分,可分為固定源點化學事故和移動源點化學事故。固定源點化學事故包括化學品生產廠地、化學品倉庫等;移動源點化學事故包括水上運輸化學品船舶發生事故引發的化學事故、陸上公(鐵)路運輸化學品車輛發生事故引發的化學事故。對于社區民眾而言,平時應注意了解所在社區周圍3~5公里內是否有化學品生產工廠或化學品倉庫,是否有貨運船只通行的河流或貨運的車輛經常通過的公(鐵)路,以確定自己是否處于可能突發化學事故的危害區域內,如果是,則應樹立防護化學事故危害的意識。化學事故的危害通常通過有毒化學品氣體在空氣中隨見飄移造成空氣污染,使吸入有毒空氣的人員中毒,或有毒化學品污染了河水,使攝入有毒河水的人員中毒。因此,當社區周邊發生化學事故時,應根據化學事故危害通過呼吸道吸入或從口中攝入的危害特點,注意做好呼吸道防護和避免飲食污染的水源;瘜W事故發生后,當有毒化學品污染空氣時,通常會使空氣改變正常的氣味,人們往往會嗅到難聞的怪味,眼睛、呼吸道會感到刺激,還會使人產生惡心、嘔吐的感覺,家禽、小鳥等動物會出現比較強烈的中毒反應。因此,平時可根據上述異常感覺,結合周邊有關化工廠、化學品倉庫、交通線路上運輸事故等情況,正確判斷是否發生了化學事故,快速采取防護措施。如果是社區周邊的正常水體中突然發現水面上有大量死魚或異狀漂浮液體,則應結合游發生的水上交通事故等,判斷是否發生了水上交通化學事故,避免飲用被污染的河水。
二、平時做好必要的防護準備
當所在社區處于化學工廠、化學品倉庫或貨運車(船)交通線周邊時,則應從安全防范出發,平時做好一些必要的防護準備,如:社區管理員應購置化學危害信號的警報器材,向社區居民通告有關化學事故危害的信號規定,讓社區居民在受到化學事故危害時,能根據社區管理人員發出的防護信號采取防護行動;社區民眾家中應自購一些人員呼吸道防護口罩、防毒面具、游泳眼鏡等,當受到化學事故危害時,可立即利用防護口罩、游泳眼鏡或防毒面具進行呼吸道和眼睛的防護,保障在撤離毒害區時的防護安全。社區管理人員應根據本社區可能受到的化學事故的地點、種類、方式,制定必要的社區防護預案,其主要內容包括:化學事故可能發生的地點和危害的種類;受到化學事故危害后應組織引導居民向何方疏散;告知和引導社區居民防護疏散的方法和人員分工;應向誰報告社區受到化學事故危害的信息;如何組織社區居民自救互救;必要時,應組織社區居民進行防護化學事故危害的演習,提高社區居民的防護能力。
三、學會自我保護和脫險
當社區周邊受到化學事故危害影響時,居民保障自身安全最可靠的辦法是學會自我防護和脫險。通常情況下,當受到來自社區上風方向化學事故擴散的毒氣影響時,首先應立即就地取材,帶上家中自備的防毒面具,或防護口罩及游泳眼鏡,也可用家中的毛巾,衣物沾濕水后捂住口鼻,爾后快速離開住所,并根據風向,向側風方向快速撤離。注意撤離時,不能向迎風或順風方向撤離,迎風會誤入高濃度毒氣污染區,順風會浪費很長時間才能逃出毒氣危害區。撤離出毒氣污染區后的居民,如果發現皮膚、眼睛中毒,可用干凈的清水沖洗;如果出現惡心、嘔吐、呼吸困難,可用凈水嗽口,喝一些干凈的水,并向醫務人員尋求治療。
身居高樓的居民,如果在夜間聽到社區防護化學事故危害的警報后,位于10層樓以上的居民可不用撤離,只要將門窗關好即可,因為夜間氣流是由上而下流動,地面的污染空氣不會向上升至20米以上的空間,所以夜間10層樓以上的居民通常情況下是安全的。10樓以下的居民則應像白天一樣,采取撤離防護措施。
四、配合救援力量開展應急救援行動
化學事故發生后,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各級政府都會立即投入救援力量,實施應急救援行動。此時,作為受到化學事故危害的社區居民,應積極配合政府救援力量開展化學救援行動,以最快速度、最大限度地減少社區居民的傷亡。配合政府救援力量的主要做法有:一是向政府救援機構報警,當發現社區受到化學事故危害后,居民應立即撥打110或120報警臺,并將危害的來向、具體地點及危害的特征說清楚,讓政府救援機構能夠正確地判斷事故情況,準確、快速到達救援現場。二是應自覺服從政府救援力量的指揮,當政府救援力量到達受到化學危害的社區后,居民應自學聽從政府救援力量的指揮,按照其要求進行撤離和疏散,要相信政府,不可自行其是。三是要主動協助政府救援力量的救援行動,如向他們提供社區的水、電、氣源開關位置;告知他們社區不能自理人員的住所;協助救援人員安全警戒、清理現場;按照救援人員要求開展必要的自救互救行動等。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裝置檢修安全意識不能“休”
下一篇:安全員為何難以履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