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娜是中石化勝利油田下屬企業注水站的一名泵工。一天上午,注水站泵房內很悶熱,正在上大班的王曉娜感覺身體不適。但是看到身邊的同事都在忙碌,想到自己離開會影響工作,她強忍著不適堅持工作。隊長李浩天了解情況后,對王曉娜進行了嚴厲的批評,王曉娜才離開工作崗位去醫院就診。
帶病堅守崗位,不被表揚反而受到批評,不少員工覺得不理解:“領導以前經常提倡奉獻精神、敬業精神,這時候為什么不提倡了?”。還有人疑惑:“‘輕傷不下線,重傷不掉淚’的頑強作風還要不要了?”
第二天早上的安全講評會上,隊長李浩天以此為契機,就帶病工作一事組織開展了員工大討論,引導員工樹立了“以人為本”的觀念在實際生產工作中就是“健康第一、生命第一”的科學安全理念。他指出:“奉獻精神確實不能丟,王曉娜的工作作風和敬業精神也值得大家學習。但是,安全工作更需要嚴謹科學的態度,來不得半點馬虎。大家想想,注水站設備高速運轉,一旦發生事故,后果將不堪設想。我們要的是健康的生產、安全的生產……身體不好仍不離開崗位,那就是對自己的身體、對設備的安全不負責任。以后如果哪名員工上崗時覺得身體不適,要及時匯報,及時離崗休息,任何人都不要帶病工作。”
經過這次大討論,員工們真正明白,只有人的安全和健康首先得到保證,生產安全才有保障。操作人員如果帶病上崗,一旦出現誤操作,或者暈倒在高速運轉的設備上,就有可能引發嚴重的人身和設備事故,后果將不堪設想。王曉娜會后自己也想明白了,已經不覺得委屈了,她說:“沒有安全的生產,今后寧愿不要。”
王曉娜帶病堅守崗位,不但沒有受到表揚反而遭到批評非常值得深思。長期以來,在企業員工的是非判斷標準中,“輕傷不下火線、帶病堅持工作”是愛崗敬業、勇于奉獻的老黃牛精神的具體表現,是體現模范人物先進性最有說服力的典型實據之一。“某某同志帶病堅持工作”,往往被員工們認為是領導對員工的高度評價,也成了大家對那些以工作和事業為重的好員工的共識。然而,在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提倡以人為本、實行人性化管理的今天,帶病堅持工作的員工卻在一些企業受到嚴厲批評或懲處,這是對以前是非判斷標準的顛覆,使員工們在震驚之余,開始了對這一傳統認知的熱議和反思。
我們都知道,機器設備不能“帶病”工作,否則就會出事,甚至會出大事。我們在保障機器設備安全的同時為何忽視員工帶病工作的現象,甚至還把此視為一種吃苦耐勞的精神讓大家學習仿效呢?
筆者認為,帶病堅持工作是違反《勞動法》的表現,是與當今人性化管理相悖的做法,這不利于勞動者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不應該表揚,應當批評。從醫學的角度看,帶病堅持工作是一種有悖于健康的不明智行為。身體不適就要及時休息或者醫治,以免釀成大患;而對其不在乎甚至還要“高覺悟”地堅持工作,結果不僅容易將小病拖成大病,給自身健康帶來危害,還會給家庭及企業增加負擔,結果往往是得不償失。
誠然,在生產工作當中,鐵人精神、奉獻精神是不能丟的,但是,安全工作更需要嚴謹科學的態度,來不得半點馬虎。員工帶病堅持工作,注意力很難集中,行動也變得遲緩。不僅工作質量會大打折扣,而且極易造成事故,給企業帶來損失,給他人帶來危害,從這個角度說,“帶病上崗”是事故隱患,我們更應該提倡病愈后工作。
安全生產是建立在操作人員身體健康的基礎之上的,安全工作只有規定動作,沒有自選動作。任何人都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要求執行,員工必須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才能上崗。注水站對帶病堅持工作的員工給予批評和處理,實在是明智之舉,愿企業推而廣之。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把隱患當事故處理值得提倡
下一篇:職工安全意識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