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沒有誰愿意生病一樣,世界上沒有任何企業愿意遭遇危機與風險。然而在企業的經營管理領域中,風險卻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不僅種類繁多而且經常無法回避和防不勝防。這些風險在一定程度上使企業的獲利與持續經營受到影響,而當這種影響一旦轉化成對企業的經營形成極大的危脅時,應應當加以評估、進行風險識別與判斷,進而采取切實可行的風險控制方法來消除或減小影響,這實際上就是風險管理的主要任務。對于一個企業來講,風險管理在企業的經營理中已經成為相當重要的環節,正如花旗集團前總裁沃爾特?瑞斯頓(WalterWriston)曾說過:“我們的一生是在管理風險,而不是排除風險!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國內各行業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新的風險總是伴隨著行業的發展一同到來的。僅以小型化工企業為例,化工產品的應用已經越來越業廣泛,目前,化工產品的生產已經滲透到生產生活的許多領域,而化工生產的原料多數都易燃易爆,有的還有腐蝕性,對設備、管道易造成破損,加之生產壓力的波動、機械的振動,都會誘發管道設備、壓力容器的破損,很容易造成跑、冒、漏、滴和爆炸泄漏事故,原料的易燃易爆性,使其遇明火極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原料的有毒性又極大地阻礙了火災事故的撲救工作。因此,小型化工企業一旦發生火災事故,事態有可能很難控制。做好事前的風險控制管理就顯得尤其必要。
一、造成小型化工企業火災危險性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生產廠房不符合消防安全規定。許多小型化工企業因其是短期投資行為,常常是租用其它廢棄廠房進行生產,未按化工工藝流程的需要和國家有關規范要求來設計廠房的結構和布局,因而在防火分隔、通風、防泄漏、防爆泄壓、消防設施等方面存在先天性火災隱患。1997年,山東青島某化工有限公司發生火災,因所建EPS生產車間屬臨時建筑,且未經公安消防機構審批和驗收,留下車間選址不當、建筑防火間距不足、車間耐火等級低等諸多嚴重火災隱患,火災發生后蔓延迅速,難以及時撲救,造成了很大的損失。2005年4月26日位于鞏義市永安路辦事處的五發助劑化工廠的三個石蠟罐發生大火。因工廠沒有專用的防火通道,無法第一時間靠近著火點,同時由于事發地以前是一個工業開發區,沒有配套的消防栓,只能到十幾公里外市區去拉水,消防設施不健全成為這次大火越來越旺造成重大損失的原因之一。
2、機器設備、電器未選用防爆型。因化工生產的原料均有易燃性、反應性和毒性,其加工工藝方法基本是在反應釜等壓力容器內采取混合攪拌、淬取及一些化合、分解等反應,有些原材料及反應中間產物均為易燃易爆化危物品,呈液態或氣態形式存在,極易發生泄漏,一些工藝設備及電器線路如果未選用防爆型或未經防爆處理,泄漏的可燃液體或氣體遇機械磨擦或電氣火花極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如果工人因為使用非防爆手提縫包機進行包裝作業,電火花就有可能使可燃氣體引燃釀成火災,造成不可估量的人財損失。
3、未按要求做好防靜電處理。在化工生產行業中,防靜電處理是極易被忽視的方面,化工生產行業的管道多為鋼管絲扣連接,化危溶劑在管道和設備中流動會因磨擦而產生靜電,如果靜電不能及時導除造成電荷積累,導致火花放電,就會引起火災爆炸事故。
4、從業人員未經消防安全培訓。小型化工企業多為私營或聯營,因為用工制度的放開,從業人員流動性大,不能相對固定,因而許多從業人員未能及時經過消防安全培訓,不懂化危溶劑的特性,不熟悉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就匆匆上崗操作,極易發生違章操作造成事故,且事故發生后不懂得消防設施的使用、火災撲救方法及逃生方法,極易形成小火災釀成大事故。
二、小型化工企業火災的風險控制措施
1、加強建廠審核和設備選型,嚴格按規范要求執行。小型化工企業的生產廠房應按國家有關規范要求和生產工藝進行設計,充分考慮防火分隔、通風、防泄漏、防爆泄壓、消防設施等因素。同時對設備、電氣的防爆要求和電器線路的防爆處理要嚴格把關,從而消除先天性火災隱患。
2、加強企業風險管理。小型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極為重要,必須建立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并完善安全操作規程,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和停車檢修,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同時加強對人員的管理,嚴防違章操作和違反消防安全管理的行為。
3、按要求做好關鍵環節防靜電處理工作。化工生產的設備均應做好靜電接地。接地點應牢固,絲扣連接的部位當電阻值過大時應充分利用跨接,使整個生產過程中的設備和管線的接地電阻值不大于規范要求。
4、加強員工安全培訓關。對化工生產行業的從業人員要相對穩定,經常進行消防安全教育,使之熟練常握本行業安全操作規程,持證上崗。同時,經常進行有針對性的滅火演練,使他們熟悉本行業火災撲救和逃生的基本方法,當火災發生時,能快速有效地撲滅,避免小火釀大災。
5、完善消防設施。完善的消防設備可以在火災初起時有效地完成預警以及滅火任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火災的發生或減少火災造成的損失。因此對于火災危險性相對較高的化工企業必須對消防設施加以完善,同時定期進行適用性檢修,保持完好狀態。
6、加強用火管理制度。應制定嚴格的動火審批制度,嚴格用火管理,避免因用火不當引起火災的發生。
7、應選擇相應的險種投保,進行風險轉移。投保本身雖不能直接為企業主帶來高收益率和經營利潤,卻能通過保險公司提供的風險控制服務有效地防范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風險,提高化工企業的風險控制水平與技術,同時也可以在有險情發生時得到相應的賠償,對企業的持續經營起到應有的保障作用。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油田特種作業安全培訓的思考和建議
下一篇:化工生產不能“想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