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本文以冰山理論為主線,層層深入,找出煤礦安全管理中的潛在隱患與預防主體,提出了預防管理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安全管理、預防為主、預防什么,如何預防,成功預防的靈魂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前言
近年來,我國煤礦安全事故頻頻發生,安全事故仍是制約我國煤炭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突出矛盾,擺在煤礦企業面前的難題是如何控制事故發生、減少損失。面對這一難題,作為國家大型煤炭企業的神華神東煤炭分公司,努力尋找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目前在補連塔煤礦試點成功的基礎上,全面實施NOSA五星安健環管理體系已成為安全管理的頭等大事。但是無論我們使用了多么先進的管理體系,安全管理的宗旨都是一樣的,就是預防事故。預防事故始終是煤炭企業頭等重要的工作任務。所以如何預防事故的發生,才是安全管理的實質和靈魂。
如何預防事故的發生
NOSA五星體系的基本理論依據是“冰山理論”,所謂的“冰山理論”是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來的一種哲學理論,大意是座落在海面上的一座冰山,人們往往觀注的是其水面上的那部分,往往忽視了其水下的那部分。隨后“冰山理論”做為一個基礎性的理論原型,已被應用到各行各業的理論管理中。美國安全管理學家海因里希通過大量的工傷事故實例進行分析得出:在一件重大災害的背后,有29件輕度災害,還有300件有驚無險的體驗,這就是“海因里希法則”。
這一法則用于煤礦的安全管理上可以理解為: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輕度”的事故,還有300件潛在的隱患。如下圖中所示:
上圖告訴我們,安全管理中最可怕的是對潛在性事故毫無覺察,或是麻木不仁,結果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失。消滅事故的最有效辦法是認識存在的風險,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上圖說明造成事故的根源是風險、其次是一些隱患和不符合、再就是發生的一些事件,只有這些因素層層累積到一定程度,才會造成事故。所以預防事故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全面開展風險管理活動,建立持續風險評估系統。有效的風險評估系統是建立在全員參與的基礎上的。主要包括工作基準風險評估、基于問題的風險評估和非正式的風險評估三種形式。
其中基準風險評估是指是把礦井生產管理和輔助作業的每一項任務、每一道工序中存在的安健環風險識別并進行排序,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形成每項工作任務的書面安全工作程序,讓每一個員工了解自己工作中的所有風險及控制方法,從而預防事故的發生。
基于問題的風險評估,是針對每一個出現的問題進行風險評估,如發生事故時;地質條件變化時進行風險的再評估,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形成傳統管理中“專項安全技術措施”,讓所有涉及到此項任務的人員了解風險,從而控制風險,預防事故的發生。
持續風險評估也就是非正式風險評估,是在日常的工作管理前在頭腦中進行的風險預測,它要求我們每個員工在做每項工作時應問以下五個問題:
1、本人做此項工作有哪些風險?不知道不去做。
2、本人是否具備做此項工作的技能? 不具備不去做。
3、做本項工作所處的環境是否安全? 不安全不去做。
4、做本項工作是否有適當的工具? 不恰當不去做。
5、做本項工作是否已配戴了合適的個人防護用品?不合適不去做。
采用這種非正式風險評估方式,對一些臨時性的工作任務進行風險預控管理,從而強化人的安全管理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降低三違,控制事故的發生。
通過以上三種風險評估形式,從物理、化學、生物、機械、人類學、社會心里、環境七個方面的風險入手,對管理范圍的所有作業場所的工作任務,進行了現場辯識和綜合評估,采用排除、代替、隔絕、工程、行政管理、個人防護等方式在礦井原有的基礎上加強或提出了降低和預防風險的具體措施。所以說建立風險管理系統是預防事故的前題和基礎。
第二、建立嚴格的監督檢查制度,及時發現存在的隱患和不符合。
員工通過全過程的風險識別與評價,對自己工作場所內存在的隱患和不符合也就有了明確的認識,但是由于管理、設備、人為因素等方方面面的原因,一些不安全的現象(隱患和不符合)還大量存在。不安全的現象一般分為兩種: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這就需要有一只技術過硬、責任心強的監督、檢查隊伍去及時的發現這些不安全因素,并及時進行糾正,從控制事故的發生。所以,加強監督檢查是預防事故發生的直接手段。
第三、實行鼓勵事件報告制度,將不足全部暴露出來。
所謂的事件是指一些已發生但沒有造成損失和傷害的未遂性質的事故。此類事故因表面上造成的后果小或沒有,往往被人們所忽視,這就是人們的嚴重失誤,從冰山理論可推段出,有這樣的300起事故的積累,就可以造成29起輕傷和1起的重傷和死亡。也就是說一起死亡或重傷事故的發生,背后隱藏的是29起的輕傷和300起的未遂事件。所以,讓全員認識到事件背后的潛在隱患,主動積極的匯報不符合及未遂事件,可以全面撐握生產、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消除不良事件,從而控制事故的發生。制定鼓勵員工匯報制度是控制事故的有效途經。
第四、進行有效的事故調查,預防事故的再發生。
一旦發生事故,進行全面的事故調查,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是首要的。但是如何真正發揮事故調查的作用,怎樣才能做到合理、有效的事故調查呢?首先,要有一支業務知識過硬、客觀公正有責任心的調查隊伍。其次是事故調查要遵循管理責任為先的原則,也就是說,在任何一種事故發生時,我們首先去調查的是管理方面的原因,而不是把大部分責任推到當事人身上;再次針對每一個原因一定要制定一個可執行、可驗證其有效性的預防或糾正措施,并要對每一項措施進行有效性驗證,以保證事故調查的作用。真正起到預防事故再發生的作用。
通過合理的事故調查,可以發現事故之外所引伸的方方面面的問題,暴露企業內部深層次、多方面存在的不足,是企業管理水平的一次總結和剖析,所以,有效的事故調查是預防事故再發生的有力保證。
第五、利用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指導事故預防的方向。
無論是存在的風險、不符合、不良事件還是事故,在全面發現和認知的基礎上,必須采用科學的統計,出其存在問題的薄弱環節,才能對癥下藥,改進管理,使企業持續有效的發展,安全管理水平持續上升,從而實現預防事故發生的目的。
總結
預防事故發生是企業安全工作的靈魂,是企業全體員工對安全工作集體形成的一種共識,是實現安全長治久安的強有力的支撐。要想全面實現預防事故發生,需要全員參與,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這就是企業安全文化的形成,因此,實施安全文化工程,堅持“以安全塑文化、用文化保安全”的原則,突出加強觀念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態文化建設,真正用文化鑄造安全盾牌,從而可以保證和推動企業安全生產穩定的發展,實現企業綜合管理的持續改進。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下一篇:論煤礦企業的安全社區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