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陜西王家嶺煤礦透水特重大大事故和2010年3月份發生的6次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教訓,我深切體會到:管理,是企業生存的根本,是企業發展的道路;沒有合法的管理程序,沒有合理的管理制度,沒有合格的管理人員就是安全的重大隱患。安全,是我們經濟的最高收入,是我們生活的最好保障,是我們讓家庭幸福的原則,搞好安全是我們應盡的職責。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整體推進”的方針是最佳合理。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大家都熟悉,都了解,但是您掌握了嗎?如何搞好“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這就是技術上唯一體現的功效,安全重在投入是第一,預防重在思考和探索為主,讓有效的管理和安全的投入聯合一起就可以把安全做到萬無一失了;把所有的安全威脅都治理為零,那么就必須采取綜合的安全技術措施和正確的應對安全技術措施,只有這樣才會把安全消滅或者化整為零;用所有的技術和管理制度總體去推進一個被受安全的地段,這樣安全就有了足夠的保障,但是,我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因為還有很多的自然地質災害的情況發生。我深信,搞安全、搞技術就是要搞好管理,沒有好的管理制度和正確的管理理念,那么,就算技術、安全做得在好也是報廢力氣和辛勞。所以,我們做煤礦這個行業,必須做好安全防護工作,“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事情和情況發生,必須堅持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和有效的管理制度原則。
建立健全有針對性的安全管理制度,確保安全生產。必須加大生產現場的監管力度,嚴懲“三違”作業人員;安全工作是沒有終點的,它只有起點,我們必須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中;加大管理、培訓、教育力度,配備合格管理人才。我們煤礦工作班前會議天天、班班都在念的“圣經”就是最好的培訓、教育、管理,而某些企業卻忽略省事,這是錯誤的。作為管理者的我們,必須先做好“以身作則“的精神,搞好管理是必然的重要,沒有管理制度就相當于沒有”方和園“的道理。
以真誠的管理和正確的施工保障安全。管理是一門難懂的學術,很多人都是靠管理這門學術端著自己的飯碗在努力的、勤奮的工作著。雖然有很多比較成熟的管理經驗和學術讓我們學習了,但實際上我們的管理者還是有很多的誤區沒有理解其中管理的道理;施工是一門高度精確的技術,我們搞工程的人都知道施工是很難精確的,但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和更高的安全,我們必須把施工技術精確到零誤差;只有把管理和施工相互的結合成一個整體,我們的現場安全才會有更好的保障,也只有這樣我們才會讓更多的幸福家庭存在。以真誠的管理確定企業的發展目標和高效益的目的是最為關鍵,用精確的施工保障自身幸福家庭的謀生道路和謀取幸福最高的標準;用精確的施工技術,把質量做到第一、技術做到第一、安全做到第一,那么才有自己生活的優越條件,也才會有更幸福的家庭。有效的管理結合精確的施工是保障企業安全生產的最佳績效。管理結合施工就是最好的配合與協調,讓流動性質的施工隊伍有較高素質和重安全的意識是最佳良藥,讓素質和意識終站到安全的目的地。
把握安全,珍惜生命。這個社會,一旦妥協了安全就同等于失去精神支柱。安全生產就是學習的最好時機和成就未來的條件,完美的結局需要的是更多的安全和生產,我們也許失敗就來自于安全和生產。人與人之間需要的是真心的面對和坦誠的接觸,不需要虛偽的表演和虛假的情懷,安全可以用交流協助工作,工作就是在交流的前提下而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動力和無限的進步,交流和交往從而也抗起了安全的重大負擔。沒有實際的交流和交往,那就代表工作的作風沒有完美,也代表了個人潛意識的安全意識;安全需要更進一步發展,需要更努力的前進,更需要方向的明確。這簡單的一個面說明了我們人世間就是一個圓形,也明白的告訴完美的路需要在坎坷和曲折中形成。安全生產雖然我沒有多少的實際經驗和體會,但是,我身心了解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不是一條完美的直線。妥協了安全的人往往會失去自我,更會讓自己無法控制情緒,更是喪失了自己唯一支持自己的精神,也就是失去了精神支柱。在工作中,一個沒有精神的人誰都會妥協或者凄涼安全,因為一舉一動都靠自己的精神支撐。古人云:“人走一步路就會有一個腳印”,這句話讓我深切體會社會到現狀和個人的工作態度、作風、一定要認真面對和真實面對才會有好的結果等待自己,也才會有安全的最好保障。通過多次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教訓,安全與管理就是我們必須把握安全,珍惜自己的生命!
上一篇:安全監督人員應列編于本單位外
下一篇:反思事故教訓 力保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