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隨著企業改革改制不斷的深入,企業管理不斷更新,對我們職工要求不斷提出新的要求時,我們身邊也多了一些雜議。我們仔細去聆聽,就拿安全方面講,諸如安全管理制度條例太多,考核太重,小事當大事管,多此一舉,管理不講人性化等等,在諸如不違章就沒法干活,提醒指正是形式主義等等,更有檢查考核中的各種狡辯借口理由更是呈出不窮,我想大家對這些話都不會感到陌生,也許自己平時就講過這些類似的話或者發過類似這樣的牢騷,今天我在這里談談我對這類言行的看法。
針對此類言行我通過分析思考認為這些言行存在的關鍵是我們廣大職工的思想觀念沒有隨著企業發展管理的變化而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嚴格管理觀念的不認同,大家工作中認為好多事是小事并不直接導致安全事故,所以認為這些不需要按照制度認真執行,應該人性化管理和處理,進行一些相關的教育就行,對此問題,首先我想先舉個的例子,這是講一個企業的老總。在頻頻接觸到“人性化管理”理念后,決定把該理念引入到自己的企業中。而這個公司以往遲到現象特別嚴重,規定8點半上班,但員工往往都9點才到。老總就想,不是要“人性化”一點嗎?不如干脆宣布9點上班好了。老總以為這下可以杜絕遲到現象了,沒想到從此之后,員工都“自覺”地改成9點半到公司了。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人性中有無私、勤奮、上進的一面,同時也有自私、貪婪、懶惰的一面。從中更讓我們看到了這位老總對管理存在嚴重的問題即是管理不嚴、執行不力。其實大家都知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古訓。可是我們為什么還要對嚴格管理不認同呢?難道還要找更多的借口去維護我們的那么一點點自私的靈魂嗎?
二、違章的認識不足,類似在工作中不違章就沒法干活的話經常聽到,更有像我們二線有職工說我們崗位相對安全不會出什么事的言論,其實這些都是安全生產隱患和發生事故的發源地,我們分析其實違章直接原因有三個即一明知故犯,二心存僥幸,三安全知識缺乏,
我們綜觀歷史又有哪件事故不是由于違章而造成的,我們也不難看出好多事故并不是發生在最危險的工作地點,而是發生在大家都認為相對不容易發生事故的地方,我想4.12事故的錄象我們大家應該還很清楚吧,那悲慘的一幕,難道我們會大家當時不感到詫異嗎,難道那里是我們大家認為危險可能發生事故的地方嗎?回答是肯定的。難道我們不應該認真反思,難道我們還不能夠認識到習慣性違章的嚴重危害嗎,難道工作中還不能夠克服僥幸心理嗎,難道還不能在工作中關注每個安全細節嗎,難道還不能夠在工作中認真執行互相提醒互相指正工作嗎?難道災難付出的代價還不夠沉重嗎?我想我們應該從現實中警醒了,現實的規章制度不可謂不全、不細了,關鍵是我們如何落實到位,我們要養成上標準崗、干標準活,堅決按照作業標準流程和各項規章制度要求強迫我們自己“循規蹈矩”,做好“規定動作”,杜絕“自選動作”,及時的第一時間做好提醒指正工作,從事故的跟源上杜絕違章行為,從而去保障我們的人生安全。
我講了這么多我的看法和想法,我想我們大家應該充分的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和我們當前安全工作形勢嚴峻性和緊迫性,我想那些關于檢查考核中呈出不窮的狡辯不應該再在我們身邊發生了,我們不能讓它成為安全工作的畔腳石了,所以我們大家應該認識到安全工作不光在與我們上級的管理,更在與我們大家每個人應該去主動改變觀念,適應企業的各項安全管理,這才是安全工作能夠扎扎實實穩步推進的關鍵。
所以我們大家更應該清楚不利于安全生產和安全工作的言論我們要說的越少越好,我們要積極的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要求,努力學習各項安全生產知識和安全技能,大力宣傳無事故管理理念,認真執行我場提出的安全無小事,小事當大事,確保不出事的安全管理理念。不斷的濃厚我們場的安全氛圍。
上一篇:“嚴細順進”與安全工作之我見
下一篇:安全生產理應做到 “四不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