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保持和增強共青團組織對廣大團員青年的吸引力、影響力和凝聚力是在新形勢下做好共青團的最主要工作,始終是團工作的核心任務。不斷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斷增強共青團員意識,不斷增強團組織的活力。為持續(xù)開展“專職團干部抓基層活動”,我礦團委組織各個團組織通過座談交流、調查問卷、個別訪談等形式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調研。如何在新形勢下做好共青團工作,如何找準青年工作的切入點,認清形勢,統(tǒng)一思想,與時俱進,以改革創(chuàng)新的精神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共青團工作,是當前團組織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針對團支部“單位最小、數(shù)量最多、對象最直接、工作最落實”的特點,淺談一下幾點:
關鍵詞:共青團 吸引力、凝聚力 團支部
一、當前基層團組織文化建設、組織建設的基本情況
(一)部分團員意識不強、思想覺悟不高
由于煤礦工作繁重,使得部分團員思想教育抓的不嚴,團員意識不強。目前,雖說本隊有十六名團員,在意識中認為自己是團員,根本不知道在這個團組織中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應該在這個團隊中起什么樣的作用,這不但導致團員意識喪失而且給共青團工作帶來弊端,因為大多數(shù)團員缺乏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員應有的精神風貌和積極性,更談不上自豪感。
(二)難以調動團員參與基層團組織建設的積極性
團建與黨建工作銜接不好,黨建帶團建作用不明顯,一些團員積極性不但沒有提高,反而下降。而且,團員后續(xù)培養(yǎng)機制不夠完善,缺乏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日常工作中被動的接受一些任務,不能起到良好的帶頭和榜樣作用,同時,部分團支部工作與團員關系不密切或工作質量不高,難以調動團員參與的積極性。
(三)理論學習不夠,團組織活動內容單調,活動形式缺乏創(chuàng)新
團務工作有待于進一步抓深抓實。長期以來,在理論學習方面重視不夠,學習也不夠深入,對團務精神理解不深、不透,往往片面強調時間緊等客觀原因,沒有深入探討主觀因素。從而在開展團務工作方面缺乏方式方法、缺乏工作創(chuàng)新。基層團組織的活動內容單調,活動形式缺乏創(chuàng)新。多以民主組織生活為主,而組織生活又以學習文件為主,使團員對組織活動缺乏興趣。
二、團支部在文化建設、組織建設出現(xiàn)的問題分析
(一)部分青年人認為共青團吸收新成員的弊端很大,似乎人人只要交上錢就可入團,似乎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根本沒什么評估來把關,團組織獎懲制度不健全,致使部分團員青年對團組織的親和力不夠。
(二)團組織引導不足。對于理論知識的嚴重缺乏及其實踐積極性之不高的現(xiàn)狀,共青團的先進性體現(xiàn)不夠,青年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發(fā)揮的不夠好。我們應該看到礦團委一些改制后的重要性,不能只局限于片面的見解和說法。
(三)團支部工作要求面面俱到,但實際難以保證實現(xiàn)。重點不突出,導致團支部競爭力較弱。由于團支部是直接聯(lián)系團員青年的一線單位,上級團組織的所有工作要求都匯集到團支部,疲于應付而無法細致入微地開展服務團員青年的工作。部分團支部在工作中往往沒有重點,沒有針對性,眉毛胡子一把抓,整體工作缺乏特色。
(四)團支部干部精力分散、動力不足,工作熱情較低。團支部的團干部基本上都是兼職的,精力較為分散,加之工作要求的分散、活動競爭力的低下,部分團支部干部工作動力不足,信心受到打擊,認為在團支部崗位得不到鍛煉,產(chǎn)生消極悲觀的情緒。
(五)團員意識較為淡薄,團支部中的團員除了支部委員會成員,大多沒有明確的工作任務,在一般情況下,通常是一個被動的參與者,或可稱為一個“觀眾”,因此,長此以往造成缺乏主人翁意識,對團支部工作較為淡漠,甚至對團員身份產(chǎn)生麻痹感。
三、加強團支部活力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團的基層組織,是我們團領導和執(zhí)政的重要基礎,是團的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如何適應礦團委發(fā)展的新形勢新任務,緊密結合實際,切實加強和改進團的基層組織建設,使之成為推動發(fā)展的堅強有力的戰(zhàn)斗堡壘。
(一)切實加強理論學習,不斷完善制度建設。發(fā)揮基層團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在長期的學習中建立了一整套比較完備的團支部工作學習制度,如“三會一課”、民主評議團員。要通過嚴格的學習制度,保證團員長期受教育;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達到提高思想,改進不足;通過深入了解員工心理,幫助解決其困難,進一步調動團員干部積極性。
(二)增強團員意識教育工作、找準工作的切入點。在有些人看來,團務工作是“虛”的。班組的基本任務是班組日常事務及員工基本要求,基層團支部工作的切入點就是圍繞中心工作,服務職工。如果只是限于學習文件,組織組織活動,不融入到職工內部,就難以有效開展工作,作用也就無從發(fā)揮。不但要注重團員的成長發(fā)展提供切實有效的服務而且注重擴大團員對團工作的民主參與,提高團員對團組織的“主人翁”意識增強團員的組織意識和模范意識。
(三)創(chuàng)新聯(lián)系團員青年的形式,要多角度思考聯(lián)系團員青年的多形式,既要實現(xiàn)把黨政工作中心和青年需求有效結合起來,又要實現(xiàn)使青年喜聞樂見,更要通過現(xiàn)代化、社會化手段,如:網(wǎng)絡、QQ群、微信、微博等形勢,最大程度地吸引團員青年參與。有利于增強團組織的親和力和感召力。
團支部應創(chuàng)新活動內容,使之更貼近團員實際,增強組織吸引力和內聚力。一方面要認真研究團員的思想實際和各種需求,另一方面立足長遠的做前瞻性的探索,將思想政治教育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活動形式的單一化是當前基層團組織建設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在這方面,可以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大膽借鑒一些網(wǎng)絡的優(yōu)秀活動形式,使得團的組織生活更加富有時代感,更加富有生機、活力和吸引力。
(四)扎實推進團支部自身建設,一要研究、跟蹤一些有特色型的團支部建設的方案,在會議、調研中抓出示范的典型,讓典型團支部說話、引路。既要抓典型出生率,也要抓存活率、成長率,應有持久性,不是曇花一現(xiàn)。
為改變這種狀況,強化團支部建設,深入挖掘基層的創(chuàng)造力,我們應給團支部搭建一個舞臺,給團支部一個驅動力,讓團支部從碌碌無為或者自娛自樂的狀態(tài)中走出來、活起來,讓我們時刻思考:新形勢下,團支部工作應該怎樣向前發(fā)展,怎樣在持續(xù)保持活力的同時尋求新的發(fā)展后勁,以保持共青團工作鮮活的生命力和戰(zhàn)斗力,這種思考對于今后團建工作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