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人遇難72人受傷,世人震驚,這是2009年6月5日成都市公交車燃燒事故的凄慘場面,車門和玻璃窗都無法打開,客車缺失一個小小的安全錘成為了其中的一大隱患。反思中,某城市公交車配備了1.8萬把安全錘,一個月丟失4000把,據報道,全國各大城市均有類似現象,令人堪憂。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小小的安全錘現象警醒我們:人們心中的“安全錘”絕不能丟。
細節決定成敗。諸如小小安全錘成為引發潛在社會危害的因素,表明人們對細節的關注與重視程度不夠。怎樣才能防止人們心中的“安全錘”丟失呢?我們應當做到“五進五用”,就是要讓“安全錘”要進腦海,用耳聽取安全教訓,做到警鐘長鳴;進口袋,用眼觀察安全環境,做到心中有“錘”;進社區,用嘴宣傳安全知識,做到近鄰似親人;進家庭,用手整改安全隱患,做到注重生活細節;進學校,用心學習安全技能,做到孩子全面發展。分時期按階段、分項目按行業把握好“五進五用”的重點,為建設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努力。
公交車安全錘時常丟失,大致可分為愛占小便宜和當作玩具順手牽羊拿走兩種情形,不僅僅是經濟損失,更嚴重的是帶來了安全隱患,反映出少數公民對潛在社會危害性沒有充分的認知,既自私又無知。所以,心中的“安全錘”首先要進腦袋,人人樹立起牢固的安全意識。其次是“安全錘”要進口袋,“安全錘”常在心中“錘”醒自己,不管是購物、散步,還是上崗操作,劣質產品不買、危險場所不去、冒險工作不做,處處創造安全的環境。
三是“安全錘”要進社區進家庭,營造一個溫馨之家。社區的安全通道堵塞有人管,鄰里的不安全行為相互提醒,自覺宣傳社區生活安全知識;家庭安全從“小”事入手,室內裝修嚴禁私自改裝氣、電線路留后患,爐具天然氣管道定期查隱患,每晚睡前關好煤氣總閥最放心,冬天洗澡窗戶預留縫隙防窒息,取暖電器人走斷電防火災……。年年發生血的教訓是細節的缺失,時刻留心這些細節是您的“平安福”。
四是“安全錘”進學校,用心培養孩子良好安全習慣。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寶貝,父母在了解孩子心理、身體和學習的同時,要關心孩子的動手能力。父母教育孩子最怕教不到點兒上,初中生還不會系鞋帶的有之,應當教育孩子心中有把“安全錘”,學會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掌握一些應對突發問題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生活學習慣性,讓孩子適應高速發展的時代要求。
寒冬已到,又是一個事故的高發時期。我們不但要配全有形的安全錘,而且腦子里要有無形的“安全錘”、行動上更要有過硬的“安全錘”,時時處處絕不能丟了心中的“安全錘”。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談安全行車七要素
下一篇:淺談心理情緒與安全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