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北的大農港路附近沒有垃圾房。
兩個月前,為了方便自己倒垃圾,大農港路和廣發路交叉口附近一家商鋪的老板錢先生,在交叉口處砌了一個垃圾箱。
讓他沒想到的是,垃圾箱最終演變成了一片5米長、3米寬的天然垃圾場。
夏天的毒日一曬、熱風一熏,那臭味能飄出老遠。
兩個月
垃圾堆成了小山
離垃圾堆最近的是一家小型輪胎修理店,相距不過五六米。
提起垃圾堆的事,店主阿峰馬上放下手上的活,連說了好幾個“臭”字。
他說,垃圾堆在這里有兩個月了,規模是越來越大。“也不知道是哪里來的,經常一個晚上醒來,垃圾又多出很多。”
記者注意到,垃圾堆位于交叉口的墻角,約有5米長、3米寬。成了小山坡的垃圾堆甚至滿溢到了路邊:有西瓜皮、木板、吃剩下的飯菜、各種塑料袋……估計足有一兩噸重。在陽光的照射下,垃圾散發出惡心的臭味。
就在這時,一個騎車女子從廣發路上過來,很自然地把一袋垃圾扔進了垃圾堆里。
店門口放個電風扇
想吹走臭氣
隨意堆放的垃圾嚴重影響了阿峰的生意。
阿峰說,洗車也是他的一項主要業務。可因為和一大堆垃圾作伴,以前常在他這里洗車的客人也不愿意來了。
“誰愿意把車開到垃圾堆邊洗呢?”阿峰無奈地說。
現在,阿峰每天在店鋪門口放個大風扇,對準垃圾堆方向吹,這樣可以稍微減弱飄來的臭氣。
他還把一輛廢棄的面包車停在垃圾堆邊上擋道,免得垃圾繼續向店面方向蔓延。
距垃圾堆五六十米遠,還有一家網吧即將開業。面對無人處理的垃圾堆,老板陳先生也是愁容滿面。“太臭了。”他說,如果垃圾不趕快處理掉,生意肯定要受影響。
道路尚未驗收交付
垃圾堆成了死角
原本好好的一塊地方,怎么會變成垃圾場?
記者了解到,因為大農港路周邊沒有垃圾房,附近一家商鋪的老板錢先生兩個月前在交叉口處砌了個垃圾箱,主要是為了便于自家垃圾統一處理。錢先生不定期地會花錢叫人來運走垃圾。
錢先生說:“后來不知不覺就成了垃圾堆。這些垃圾不是我扔的,不應該叫我負責。”
錢先生還曝光說,來扔垃圾的主要是邊上一些工廠,大多是晚上偷偷摸摸扔的。后來,有些居民也習慣性地順手把垃圾扔到這里。
錢先生還一度在垃圾箱的墻上貼過一張告示――“嚴禁傾倒垃圾”,但沒有用,后來告示被人撕了。而垃圾卻堆得一天比一天多。
對于偷倒垃圾一事,附近工廠都極力否認。一家金屬制品公司說,我們工廠有自己的垃圾箱,付錢叫環衛所來收的,怎么可能丟到那里?
垃圾成堆,環衛部門也不管嗎?負責管轄的丁橋環衛所管理科人員解釋說,大農港路尚未完全建成,還沒驗收交付,所以保潔工作目前并不歸他們管理。
隨后,記者又聯系了江干區城管執法部門。“因為大農港路還沒交付,所以就成了盲點區塊。”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已向丁橋鎮政府反映了此事。今天,丁橋鎮將召集大農港路道路指揮部、環衛部門、城管執法部門召開協調會,落實責任主體,盡快清理垃圾。“我們也會向相關部門建議,在這塊區域設立幾個臨時垃圾房,以解決當前附近居民倒垃圾難的問題。”
“破窗效應”理論
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筑物的窗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違法犯罪就會滋生。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