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記者今天從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獲悉,南水北調東線江都市截污導流工程2月7日正式投入運行。這是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25項截污導流工程中,第一個全面建成、第一個落實管理單位、第一個正式投入運行的項目,將對南水北調東線源頭地區調水水質穩定達標發揮重要作用。
南水北調東線關鍵在治污,實施截污導流工程,堅決把污水擋在干渠之外
“南水北調東線關鍵在治污!苯K省南水北調辦副主任張勁松說,江蘇是東線工程的源頭,江都又是南水北調東線江蘇段的起點。實施截污導流工程,保證調水區源頭水質,是南水北調水質的主要防線。
“截污導流工程就是將經治理達標排放的污水進行截、導、蓄、用,在調水期間, 把污水擋在干渠之外,有效控制入河污染物的排放總量,從而形成東線工程清水廊道!睆垊潘烧f。
江都市委書記倪士俊說,江都南水北調截污導流工程,主要是利用提升泵站和壓力管道將江都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標排放的中水輸送到長江,以改善南水北調東線源頭的水環境,保證南水北調輸水干河的水質。工程起點為江都市污水處理廠出水口,終點在長江主江堤外竇橋港處。
據悉,該工程設計排水規模為每天4萬噸,由22.84公里輸水干管、1座提升泵站、6座穿路頂管、22座穿河倒虹吸等組成,于2009年5月通過聯合試運行驗收。經江都市環境監測站檢測,試運行一個月來,三陽河、通揚運河等河流的主要污染物的濃度和相關污染物的標準指數均呈下降趨勢,水質得到改善。
張勁松說,江蘇省在加快調水工程建設的同時,積極推進治污工程建設,努力實現既要能調出水,更要能調好水的目標。截至2009年底,江蘇段南水北調規劃建設的102項治污項目,已累計完成98項。除江都市截污導流工程投入運行外,宿遷市截污導流工程已基本建成,通過了試運行驗收,淮安市和徐州市截污導流工程已完成66%的投資任務,到2010年底也將基本建成。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有關人士說,最新統計顯示,東線治污取得明顯成效,沿線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了80%以上,在黃河以南36個控制斷面中,水質達標的斷面由初期的1個增加到21個。按照目前的進度,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完成2013年通水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先節水后調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環保后用水,生態理念入人心
“先節水后調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環保后用水。”張勁松說,國務院對南水北調工程確定了“三先三后”原則,對于東線而言,如果水質不能穩定達標,就不能通水。
“南水北調工程不僅給沿線百姓調來水,更帶來科學發展理念。”倪士俊說,江都市以推進“生態市”為龍頭,加強南水北調源頭的水質保護。加大重點工業污染源防治力度,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70%;對化工企業進行專項整治,累計關閉小化工企業102家,先后否決了25個污染重、選址不當的項目;積極推進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專項整治,城區飲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10家企業全部停產、搬遷。
“從長遠發展看,值得!這種綠色增長之路是后勁充足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倪士俊說,目前,江都市已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8座、生態型污水處理設施4個,城區污水處理率達到85%。推進萬畝沿江風光帶、萬畝綠色通道、萬畝田園風光帶建設,實施“碧水”工程,城區河道水質大為改觀。
據悉,江蘇省按照沿線環境容量,嚴把新建項目審批關。把調水源頭取水口劃為飲用水源保護區,實施農業面源污染控制、濕地保護與生態廊道建設,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基地1500多萬畝,化肥使用量較2000年減少15%以上。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下一篇:環保部門重點檢查污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