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工信部公布了《鋼鐵行業生產經營規范條件》,對鋼鐵企業在環境保護、能耗、生產規模等方面做了一系列規定,以推進對鋼鐵行業的規范管理。《條件》表示,現有鋼鐵企業均須納入規范管理。不具備規范條件的企業須按照規范條件要求進行整改,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企業應逐步退出鋼鐵生產。
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侯宇軒指出,該規范的出臺或將對鋼鐵行業進行新一輪的洗牌。規范中嚴格提出了關于環保監管體系的建立,自動監控體系需與環保部門聯網,如此,對鋼鐵企業來講,將面臨更大的挑戰。與以往的監測設施不同,一旦與環保部門聯網,鋼鐵企業全程生產過程將面臨監控,如有違法行為,企業將無從遁形。
侯宇軒指出,此次規范中對生產規模以及具體的排放標準做了嚴格的規定,不似以往的大而概之,這樣嚴格的規定對鋼鐵企業來講是一道硬性指標,不上則下是最貼切的描述。在嚴控的指標壓力下,首先面臨的是規模整改,其次是環保項目的上馬,廢氣廢水的標準將催生節能減排新技術的實際運用。
侯宇軒同時指出,對于整改中的企業,資金問題同樣是限制性因素。因為整改中的企業大多是中小型企業,這些企業本身資金實力并不雄厚,而規范中提出不予對不合規范的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因此,在急需資金進行整改的同時被限制信貸活動,中小型企業或將面臨生死之博。整個產業內的資源分布或將重新得到調整。
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環保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0年前5個月,中國產鋼2.69億噸,同比增長23.8%。6月份以來,雖然日均單產有所下降,但預計全年鋼產量約為6.2到6.3億噸,再創歷史新高。過快的產能釋放,超過了需求的增長,加大了國內市場的壓力。
中投顧問總監張硯霖指出,這種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內的重新洗牌有助于整個環保產業的發展,也是節能減排發展的必然之路。整個鋼鐵產業的整合有助于企業成本改造,增強企業競爭力,躋身國際市場。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環保門之后 紫金礦業或再陷索賠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