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首席記者 李偉俏
1月15日,距離新春佳節只有6天的時間。就在齊齊哈爾市建華區建華鄉高頭村的數千名村民興高采烈地殺豬宰雞、準備年貨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逼近村民。幾名利欲熏心的無業人員將17只廢棄液氯鋼瓶拿到該村附近傾倒,從而造成兩千余名村民緊急疏散,143人入院治療,兩名患者中度中毒。然而記者在采訪這一事件時卻發現了諸多問題。
疑問一:會否留下后遺癥
氯氣是何種氣體?中毒者會不會留下后遺癥?針對中毒村民普遍關心的問題,記者采訪了省職業病醫院的專家。
據介紹,氯氣為黃綠色氣體,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人吸入后,可迅速附著于呼吸道粘膜,奪取粘膜水分中的氫,形成氯化氫。氯化氫對粘膜有刺激和腐蝕作用,可產生支氣管痙攣、支氣管炎和支氣管周圍發生炎性水腫、充血和壞死(視其吸入量而定)。嚴重的可導致死亡。
據了解,根據氯氣濃度及吸入時間的不同,氯氣中毒在臨床上可分為輕中重癥。輕度中毒表現為眼流淚、結膜充血、刺痛、鼻咽部有灼激;中度中毒表現為粘膜刺激癥狀加劇,可立即引起反射性嗆咳,胸部緊迫感、呼吸困難,兩肺可聞多量干性羅音或哮鳴音。據專家介紹,是否會留下后遺癥應視其吸入量多少和臨床觀察而定,一般少量吸入患者不會留下后遺癥,中重度中毒患者就不好說了。
疑問二:“放毒者”是否中毒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了一個怪現象。據警方對案件的初步調查顯示,無業人員王鐵在原化學制藥廠廠長姜貴清處購買了17只廢棄液氯鋼瓶后,將其拉到高頭村的采沙場附近傾倒和切割。然而在事發之后,王鐵卻不見蹤影,而警方在現場發現有兩只液氯鋼瓶被人打開了瓶蓋,隨后散發的氯氣使距離現場三四百米外的村民中毒,那么與液氯鋼瓶零距離接觸的王鐵是否會中毒?另外,記者在事發地采訪看到,距其100米處有一間民房。據村民講,這一民房是用來看護采沙場的更夫晚間值宿時休息的地方,更夫是雇用人員。17日,事發兩天后,記者打開更夫居住的民房,頓時一股刺鼻的氣味撲面而來,而當日在該房中的更夫又會有何反應?據附近的村民講,事發后,沒有任何關于更夫的消息,記者在詢問事故處理小組的工作人員時,對方回答:“不太清楚。”記者進行調查走訪,但在齊市幾家醫院反饋的結果看,目前并沒有發現吸入量過多過濃的重癥患者。
疑問三:危化品為何疏于管理
已停產達十余年的化學制藥廠內竟會留有殘余的液氯鋼瓶?這種危化品在企業停產后應放在何處保存?由誰來監管?
記者采訪該市安全監督管理局的負責人時了解到,《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中規定,危險化學品必須儲存在專用倉庫,由專人管理,危險化學品出入庫,必須進行檢查登記。處置廢棄危險化學品,應依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和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對于危險化學品的生產、儲存、使用單位轉產、停產、停業或者解散的,應當采取有效措施,處置危險化學品的生產或者儲存設備、庫存產品及生產原料,不得留有事故隱患。處置方案應當報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負責危險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工作的部門和同級環境保護部門、公安部門備案。
記者就此采訪齊市安全監督管理局的負責同志時,對方說,他們平時都是對正在運行的企業的危化品進行嚴格管理,對于已經破產和倒閉的企業內余留危化品的管理確實有些疏忽。正是這一疏忽,卻差點釀成大禍。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