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商報
因冷庫氨氣泄漏導致工廠內8名工人凍傷,5月10日,大連市金州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氨氣泄漏8名工人凍傷
2003年9月8日上午,大連某冷庫的工人像往常一樣走進冷凍車間。10時30分,冷庫通道內的冷凍管突然發生爆裂,氨氣泄漏出來,悄悄地向各個冷凍間擴散。不一會兒,冷庫內異常寒冷,這8名工人感到情況不妙,趕緊報告,并采取了應急措施,但此時已經晚了,8名工人因氨氣泄漏已造成不同程度的凍傷(其中3人傷勢較重),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多萬元。
承包商將發包商告上法庭
是什么原因導致這起事故的發生呢?誰該對這8名工人的凍傷負責呢?最近,冷庫的承包人李某將發包方大連某冷庫及負責人任某告上了法庭。
2004年5月10日,大連市金州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這起案件。原告李某在法庭上陳述:“被告大連某冷庫將二年未年檢、未登記許可、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冷庫發包給我。由于冷凍設備管材不符合規定,焊接質量不合格,致使冷庫通道內的冷凍管發生爆裂,氨氣泄漏,造成8名工人不同程度傷害和庫內冷凍物污染損害,造成我487693.00元的經濟損失。請求法院確認承包合同無效,終止合同履行。由大連某冷庫承擔事故全部責任,返還承包金。”
被告大連某冷庫提出辯駁意見:一是合同有效。至于營業執照二年未年檢,當初原告是知道的,不應是合同無效的法定條件。二是責任區分:冷庫管道爆裂不是管材不符合規定和焊接不合格所致,而是原告雇傭無特種作業操作證的人員操作不當所致。該事故的責任與被告無關,原告應自行承擔全部責任。承包商獲賠30多萬
法院經審理查明:1、冷庫設備現場操作工操作不當,是導致事故的直接原因。2、冷庫氨氣排管管材、焊接質量與國家標準不符是導致事故的又一直接原因。3、冷庫負責人任某安全意識較差,沒有履行安全管理職責,單位無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對從業人員沒有進行安全教育,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不具備基本的安全生產條件。營業執照兩年未檢,非法將企業發包給不具備安全管理能力的李某生產經營,是導致事故的重要原因。4、冷庫承包者李某安全知識淡薄,組織生產不力,夜班工作的兩名工人都沒有《特種作業操作證》是導致事故的間接原因。
法院最終做出判決:原告李某與被告大連市金州區某冷庫簽訂承包冷庫合同無效,終止履行;原告返還給被告冷庫及設施物品;被告返還給原告承包金6萬元;原告李某事故經濟損失515670.15元,由原告自行負擔154701.00元,由被告大連市金州區某冷庫賠償360969.15元,原告李先生付給被告大連市金州區四通冷庫電費、電話費27977.15元。上述條款折抵,由被告大連市金州區四通冷庫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后十日內,付給原告李先生經濟損失賠償費332992.00元,返還承包金6萬元,合計392992.00元。
冷庫的冷凍設備、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屬于特種設備。法官提醒人們,特殊行業、特種設備不能隨便承包! 侯德偉 本報記者 劉冬梅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下一篇:北京今起四環限速8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