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乳源訊 (廣州日報記者 黃開鵬) 經韶關市三防辦證實,近日,位于韶關市乳源縣乳城鎮(zhèn)鮮明村的橫坑水庫因堤壩遭白蟻侵蝕,管涌漏水致發(fā)生坍塌事故,幸未造成下游村民傷亡及財產損失。據韶關市三防辦有關負責人介紹,由于當地有關主管部門在事發(fā)后5天才向上面匯報,延誤了搶救的時機,使得此次原可以避免的事故,最終造成近40萬元的損失,屬嚴重遲報事故。
下游800村民緊急疏散
昨日,記者和韶關市三防辦有關領導及工作人員冒雨趕到位于偏僻山區(qū)的橫坑水庫。現(xiàn)場看到,堤壩一側約10米距離的壩面出現(xiàn)坍塌、滑坡,坍塌面積約350平方米,壩體幾道寬約10厘米的裂縫十分驚人。而在現(xiàn)場,坍塌面兩側壩體仍不時有泥土滑落。
據介紹,橫坑水庫始建于1968年,庫容32萬立方米,按國家標準劃分屬小二型水庫。5月8日上午11時許,水庫管理員發(fā)現(xiàn)堤壩出現(xiàn)管涌,隨即組織人員進行處理,但由于水庫基礎條件差,庫容壓力大,管涌無法得到有效控制,于9日下午4時左右,由管涌演變成大的水流通道,橫穿壩體,造成壩體局部坍塌,并有多處橫向裂縫,隨時有大范圍坍塌的可能。
縣有關部門立即采取緊急措施,將村民緊急動員疏散。經過努力,到10日凌晨1時,庫水位降到安全水位,村民才得以重新回到家中。
遲報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而據韶關市三防辦負責人介紹,這一出現(xiàn)在晴天、低水位情況下的險情屬于不正常的事故,如果不是當地主管部門遲報,坍塌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他認為,該水庫被白蟻掏空,造成管涌漏水,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還在于當地主管部門未曾及時將情況上報,耽誤了搶救的最好時機,本來是發(fā)生在8日的事情,韶關市三防辦直到13日才接到報告,從而不能在有效的時間內,組織有關專家前往現(xiàn)場指揮搶險。
該負責人表示,將通過調查,追究事故行政、技術負責人的相關責任,并召開全市現(xiàn)場會,總結教訓,引以為戒。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