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在北京朝陽區民族家園2號樓,一名安裝空調的工人因安全繩索突然斷裂墜樓。同一天,在安徽太湖新村,一名安裝工人也從樓上墜下。今年5月3日,正值“五一”長假,北京天通苑也發生一名空調安裝工從14樓墜落的事件……
伴隨著高溫酷暑天氣的來臨,空調銷售到了旺季,有關空調安裝工人的安全和安裝質量問題又被舊話重提。為此,受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監管二司的委托,中國家電維修協會日前對行業空調安全生產狀況的調查發現,安裝安全和安裝質量問題愈加突出,不斷發生空調安裝工人墜樓事件,更給企業敲響了警鐘。
業內有空調“三分在做,七分在裝”的說法,空調安裝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空調的使用質量。雖然家電維修服務不會發生群死群傷等重大傷亡事故,但由于多發生在居民家中,直接面對千家萬戶,社會影響面大,會給企業品牌聲譽帶來不利的影響。調查發現,之所以屢屢發生重大安全事故,與一些空調生產企業重生產、輕安全,對安裝工人缺乏業務培訓和嚴格的管理及安全教育有關。
中國家電維修協會副秘書長王裕奎指出,急功近利“快餐式”的培訓是發生重大事故、留下安全隱患的重要原因之一。家電的安裝維修服務涉及專業技能,從業人員需要有職業技能資格,接受專業安裝、維修服務的上崗培訓。而實際情況是,在空調銷售旺季,由于專業空調安裝工人短缺,便在社會上招聘一些民工,往往不經過任何培訓就上崗了,這使得空調在安裝過程中頻頻出現問題。
據了解,空調安裝工是按件計費的,一組兩個人還要根據各自的分工進行三七或四六分成。空調安裝旺季,一組兩個熟練工一天下來最多安裝六七套,新手只能安三四套。為了圖快,一些安裝工人就忽視安全操作細節要求,而沒經過培訓的安裝工根本就不清楚這些細節要求,從而導致了空調安裝質量的參差不齊和事故頻發。除此之外,一些多為“三八店”、夫妻店的安裝維修部,軟硬件不合格,更直接導致了安裝質量的嚴重下降。安裝費下調、商家以信息費名義截留安裝費、維修部自備質量差的支架等都為空調的安全使用留下隱患,而這些隱患在今后1-2年內會顯現出來。
安全生產制度不落實是企業事故頻發的又一誘因。生產企業平時對安全工作的強調、規章制度設立、人員專業資質認證與培訓、設施設備投入及審驗工作不重視;危險告知、勞動紀律及防范預案的制定與指導不落實;不能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和制定應對預案;對出現問題的改進和補救處理不及時。另外,監督檢查不力也是原因之一。
專家認為,事實上,空調安裝工人的安全系數應該是有保證的,只要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就能杜絕事故的發生。比如,工人在樓外安裝室外機時,應該系安全帶。而發生的許多事故恰恰是因為沒系或使用不合格的安全帶引起的。有的安裝工憑經驗、靠感覺干活;有的空調企業不給安裝工提供安全帶,要維修部自己負責,或者干脆讓安裝工人自己買。一些人便圖便宜到路邊小攤上購買不合格的產品。(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