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訊 記者昨天從北京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獲悉,大安山煤礦“10·7”重大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清,主要原因為地質結構被破壞。
大安山煤礦發生“10·7”水煤泥重大事故后,北京煤礦安全監察辦事處牽頭成立了由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內保局、市總工會、市監察局和市國資委等部門參加的事故調查組,并聘請國家煤礦水文地質安全方面的專家組成了專家技術組,F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清。據介紹,因煤田地質構造發育,煤巖層原生結構被破壞,吸水性強。煤體長期受到滴淋水浸濕后,吸水松散軟化、泥化、強度降低,水和煤粉混合形成流體狀水煤泥,當工作面具有適當的臨空面時,在應力及自重的作用下煤體失穩,水煤泥在一定條件下迅速堆積、突出。由于這種水煤泥突出無征兆、瞬時突發,極易形成災害。
市安監局在下發的《關于預防煤礦采掘工作面水煤泥突出事故的通知》中要求:各煤礦采掘工作面出現滴淋水異常時必須立即停產。同時,堅決執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對工作面由上至下進行水患探查,并制定詳細的探放水安全技術措施。若發現有水,必須查清水源,徹底放盡后,方可恢復生產。
10月7日,北京昊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安山煤礦采煤五段,在+800水平西四南一石門二槽回采工作面作業時,發生水煤泥事故,造成3名礦工死亡。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