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出事坑洞內輸送氧氣
11月1日19時許,華縣桃園金礦栗峪南溝1號坑發生了一起窒息事故,一名礦工在洞內失蹤后,其余工友在前去尋找救護過程中再次發生意外,另外5名礦工也因為洞內嚴重缺氧,發生窒息事故。該事故一共造成6人死亡。
出事坑口已經停產3個月
據了解,華縣桃園金礦栗峪南溝1號坑口,是1992年開始生產的。據有關人員透露,該礦洞內189米左右曾經發生過塌方,塌下來的巨石擋住了洞內直行的道路,因此工作人員就在189米前一米左右向下挖出了一個3米深的下行通道,與下行通道相連接的地方又沿著與洞口平行方向挖出了30米后,回到洞內。經過10多年的開采以后,由于礦量有限,品位低,經營困難,導致已停產3個月,2004年10月31日丹鳳工隊李全友欲重新準備開工。
生還者細述驚魂時刻
昨日下午2時許,記者在華縣金堆派出所里見到了這次事故中的一名生還者———丹鳳縣蘭莊鎮馬家坪村人王根成,他曾經在這座礦上工作了一年半的時間。他帶著一臉的驚恐,向記者講述了自己死里逃生的經過。“由于已經停產了3個月,礦老板想要重新開工,就在11月1日下午5時派民工彭道田、陳幫民、施金余、陳立平4人進入主巷道維修照明線路。完工后,陳幫民、陳立平、施金余在主巷道約189米處就地休息。彭道田不知什么原因就沿主巷道朝里面走了,剩下三個人就地等彭道田。等了大約40分鐘,還沒有見他返回,便一同出坑口。
“在坑口外休息喝了一些水,過了大約20分鐘,還沒見彭返回,陳立平他們三人每人拿了一盞礦燈,又第二次返回主巷道找彭。在三個人走到主巷道向下的一個23米長、大約40°的斜坡時,就看到彭道田倒在斜坡下面,估計三人是在過去拉彭道田時,相繼倒在斜坡上的。
“三人進坑口約30分鐘后,鄰洞的民工李陜西未見陳等3人返回,便進入主巷道約200米處喊,無人應答,就立即返回。并向礦上管理人員李映渠、李全友反映。李全友立即打電話通知我說礦上出事了,讓我趕緊回來。等我趕到礦上時,李全友已經換好了衣服,手提礦燈準備下井了。見我來了以后,他說再等一下李陜西。李陜西回到自己的洞口,又叫上了礦工方明鋒和阮英春,我換了一雙黃軍鞋,我們就在大約晚8時40分左右一同進入坑口尋找。
“李全友、李陜西走在最前頭,我和方明鋒、阮英春隨后。礦井巷道很多地方都非常狹窄,僅僅能容納一個人彎腰或者是趴下通過。在救助過程中,我就一直感覺呼吸比較困難。李全友、李陜西在前面用礦燈照見在巷道約310米與斜坡交界處,見4人躺在斜坡約18———20米處。李全友拿著礦燈就下去拉那幾個人。剛剛走到那幾個人跟前,我就聽見他喊了一聲‘不行了’,人就倒下去了。李陜西轉身時也倒了下去,我趕緊伸手去拉,但卻沒有拉住,我自己也立即感覺到頭腦發昏腿發軟,趕緊讓在上面的方明鋒和阮英春把我往上拽。當時我的手死死地抓著鋼絲繩,手掌被鋼絲繩上的毛刺刺破了都不知道。在距離斜坡頂部一米左右的地方,被方明鋒、阮英春兩人一下子拽上來……”
派出所民警協助找人
11月1日23時22分,金堆派出所接到報案后立即派民警郭超和兩名工作人員呂滿年、吳西川前去查看情況。得知井下發生事故后,一方面向所里匯報情況,一方面趕緊招呼其他礦上的工作人員一起參與搶救。
為了防止再次發生意外,一名姓張的老礦工表示,由他手持打火機先下去,遇到意外情況隨時呼救。但是到了斜坡下面10米左右,打火機已經熄滅了,其余人員立即將他拉上來。出井口以后,救援人員立即給井內灌風,增加氧氣。直到凌晨4時40分,才將李全友、李陜西從下面拉上來,但他二人已經死亡。
華縣縣委縣政府全力施救
11月2日早上7時許,華縣縣委、縣政府接到情況匯報以后立即上報市委、市政府,同時縣委副書記、縣長薛東江,副縣長張海貴于2日上午8時帶領縣上有關部門趕赴現場,立即成立了事故現場搶險指揮領導小組。
下午3時許,現場已經安上了幾部臨時專用電話,電力部門也架設起了1000多米長的供電線路,解決搶險照明問題;成立了醫療救護隊;臨時指揮部通過省安監局聯系礦山救護隊。在現場,轟鳴的馬達聲使人們說起話來不得不吼著嗓門,很多醫務人員身穿白大褂站在一塊平地上等候著消息。縣委書記王建與其他工作人員不停地在地上畫著井下地形草圖,研究下一步行動方案。在礦井洞口,已經癟掉的氧氣袋歪歪斜斜地躺在一塊石頭上。
全縣非煤礦山企業停產整頓
2日下午5時許,澄合礦務局礦山救護隊10名專業搶險工作人員抵達事故現場,立即投入到尋找其余4名失蹤者的工作中。渭南市委、市政府接到事故報告后,市委書記劉新文、市長曹莉莉分別作了重要批示,并派副市長郭孟謙帶領市安監、監察、公安、工會、黃金行業辦等部門趕赴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搶險、事故調查和處理。目前縣公安局對相關責任人已采取了監控措施,事故調查工作已全面展開。同時縣政府決定:全縣非煤礦山企業立即停產進行整頓。
截至昨晚10:10,記者獲悉,其余4名礦工的尸體已經被抬出礦井。搶險工作基本結束。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