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11月23日消息:自沙河礦難現場發回報道截至昨日22時,沙河“11·20”鐵礦火災事故中已有57人死亡,還有8名礦工下落不明。記者從事故搜救現場得知,井下的火還沒有完全熄滅,而地下滲出的水也越來越大,救援人員無法接近井下被困礦工,技術組已派出救援隊員下井滅火,然后抽水,盡快營救被困礦工。因為井下的人數越來越少,一些在搜救能力之外的區域也納入了救護隊的視野。
昨日11時零5分,記者來到事故現場時,發現多數救援人員和圍觀群眾從前一天的金鼎礦業西郝莊鐵礦轉到了被確定為重點搜救地點的白塔鎮鐵礦。在這里,來自邢臺礦業集團的19名礦山救護隊員正分批下井進入指定位置。井口處臨時設立了指揮臺,一部電話連著礦井上下,指揮臺通過電話將井下面反饋來的情況分析歸納,然后發出救援指令,同時向總指揮部匯報。
11時38分,救護隊員從下面反饋:在指定區域觀測到如下信息:一氧化碳指標0.018%,而正常值應在0.0024%以下。11時50分反饋信息為:一氧化碳指標0.0182%,但沒有發現人員情況;12時45分,上來的救護隊員代表報告了新情況:下面有些情況與地面指揮部掌握的有較大出入,上面指令在一段平巷80米處找到目標,可實際是200多米處,并且左邊溫度達到六七十攝氏度,一氧化碳指標達到0.5%,沒法展開正常搜索工作。而他們在另一個方向發現兩個小坡,救護隊員由于身背儀器,不能從那里鉆進,上述兩個區域就成了搜救盲點。臨時指揮所立即將新情況向總指揮部匯報。
14時許,總指揮部經研究決定,動用消防力量。24小時待命的36名邢臺市消防支隊官兵立刻準備下井滅火。500余米的水龍帶被很快接好,全副武裝的消防隊員接到命令后下井。他們逐漸向著火點靠近,直到將水龍送過去。
在白塔鎮鐵礦四周,礦工家屬焦慮不安,有的礦工家屬晝夜守在井口不肯離去。隨著死亡礦工人數的增加,現場救援人員及礦工家屬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
在昨日下午的搜救中,救援人員又在白塔鎮礦井下發現8具遇難礦工的尸體,被困礦工家屬更加為還沒有找到的親人擔心了。在救援現場,記者聽一些救護隊員說,他們在井下發現了礦工的鞋子和吃剩下的食品袋,這說明被困礦工始終都沒有放棄逃生的努力。
事發鐵礦無良好消防系統 礦工只能逃生而不能將火撲滅
據新京報報道,21日上午,沙河市“11·20”事故搶險指揮部問訊了身穿囚服、手腳上鐐的白塔鎮章村李生文聯辦鐵礦的電工和值班礦長,以了解井下的線路布局、地質情況及井下被困人員可能存在的地點。記者還獲悉,事故調查組將于近日問訊李生文,以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
一直參與救援方案設計的峰峰集團有關專家對記者說,井內護柱之所以會被點燃,并導致這起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有可能是因為荊芭片(塞在護柱縫隙中起穩定作用的木片或荊條等)易燃,而普通電閘、鐵礦使用的普通電線、明火以及電焊火花等多種原因都可能引起荊芭片的燃燒,荊芭片的燃燒最后導致了護柱燃燒并引起大火。
該專家還對記者說,發生事故的鐵礦有許多違規操作的地方,需要改進。一個正規的鐵礦要有良好的提升系統、防塵系統及消防系統等,而該礦沒有良好的防塵系統和消防系統,發生火災后礦工只能逃生,而不能及時將火撲滅;其次,礦內應有排水系統,井下有水泵、水倉等,發生火災后取水會方便許多,不至于延誤救援工作;再者,礦內應有良好的通風系統,有入風井、回風井,使用機械通風裝置而不能僅靠自然通風;另外,因為搶奪資源,地下鐵礦被人為互相挖通,擴大了事故,對正在進行的救援工作也產生了許多不利影響。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工地塌方四人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