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叫做落巷堂的礦井,位于湖南省郴州市的北湖區。從外觀和設施上來看,這個礦和普通的煤礦并沒有區別。但這個礦的采礦許可證上面,卻清楚的寫著它的采掘類型是石墨。
昨天的節目中,我們報道了湖南郴州關停小煤礦的一些怪現象,政府組織提前放假以逃避檢查,小煤礦造假以應對檢查。其實,國務院督查組在檢查中還發現了另外一種奇特現象:一些礦井拿著石墨的開采許可證,卻每年上萬噸的往外挖煤。
這個叫做落巷堂的礦井,位于湖南省郴州市的北湖區。從外觀和設施上來看,這個礦和普通的煤礦并沒有區別。但這個礦的采礦許可證上面,卻清楚的寫著它的采掘類型是石墨。
這個礦的礦主說,因為這里的資源分布特點,石墨和煤炭埋藏在一起,難以避免同時被挖出來。 但記者了解到,目前石墨的銷售價格每噸不到四百元,而這個礦的工人卻有120多人,如果只靠賣石墨,他們根本無法養活自己。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副局長彭建勛問:“120個人一個人一年開多少錢?”
礦主說:“一個人的工資就是萬把塊錢吧,(價格)就按380(一噸)說吧。”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副局長彭建勛問:“7000噸賣多少錢。”
礦主說:“7000噸啊 ,要是按380 ,這個數我還是(沒算過)。”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副局長彭建勛說:“這個數你就對不上,你賣這兩個錢,能賣幾個錢,你養活120個人根本不可能。”
而實際上,這個所謂的石墨礦,每年挖出的煤炭,遠比石墨要多。
記者說:“你一年出多少石墨?多少煤炭?”
礦主說:“石墨不到5000噸;煤炭大概萬把噸。”
記者說:“那你挖出的煤炭怎么處理呢?”
礦主說:“那還不是拿出去賣……”
記者在調查中還了解到,在郴州市北湖區,一共有94個礦井,其中只有42個屬于煤礦,其他的52個拿的都是石墨開采證,屬于石墨礦。那么對這些礦井,是否按要求執行了整頓關閉呢?當地區政府卻閉口不談。
郴州市北湖區區長說:“我們都按要求關閉了(關了多少)都是按要求關的(關了幾個你都不知道么)……”
記者調查:煤礦變身意在逃避審批
名義上是石墨礦,實際上在挖煤,這種現象在郴州還十分普遍。煤礦變身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在郴州市北湖區,一共有94個礦井,其中只有42個屬于煤礦,其他的52個拿的都是石墨開采證,屬于石墨礦。對這些礦井,當地政府是否按要求進行了整頓關閉呢?
郴州市北湖區區長說:“我們都按要求關閉了(關了多少)都是按要求關的(關了幾個你都不知道么)……”
督查組在郴州檢查的時候還了解到,除了這種拿著石墨生產證生產煤炭的50多個礦井之外,還有上百個無名小礦井,掛靠在石墨礦的名下,進行煤炭開采。對于這種現象,督查組提出了質疑。
湖南省煤炭工業局副局長張八旬說:“這個發證權力不在我們煤炭部門,湖南省地礦部門煤炭的發證權在省里……石墨的發證權在各級地方政府……”
湖南郴州:關閉礦井不到應關總數四分之一
湖南是此次國務院安全生產督查組全國行動的第一站,針對郴州關閉礦井不到應關總數四分之一的問題,國家安監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不符合條件的煤礦必須堅決關閉掉。
根據國務院制訂的計劃,到今年6月30日之前,全國應關閉2652處煤礦。其中湖南應當關閉220個,占了近10%。但督查組發現,到目前為止,在湖南只有52個礦井被徹底關閉,不到總數的四分之一;其他的礦井都分別被納入了資源整合的范圍,沒有按要求關閉。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副局長彭建勛說:“我們認為,湖南煤礦存在幾個問題:關閉不嚴格;以停產代替關閉,我給你們起個名字叫“以停待整”,停了產,甚至沒有停產,等著整合……”
同時,去年國務院下發的82號文件中明確指出,不符合礦產資源規劃、超層越界、年產3萬噸及以下的煤礦,都應該在2008年前徹底關閉。而根據湖南省的統計,全省目前的煤礦數量是1596個,其中3萬噸及以下的煤礦就有1418個,占了總數的近90%。這讓湖南一些地方政府在整頓關閉工作中難下決心。
衡陽市副市長段志剛說:“我們衡陽140多個礦,3萬以下的108家,如果按照標準,就剩不下幾個了……”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副局長彭建勛說:“不能符合條件的煤礦必須堅決的關閉掉……”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鄭州一汽配市場發生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