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毅中6月16日在第二屆“安全發展”高層論壇上提到,安全生產監管工作越到基層力度越小,一些地方安監力度層層衰減,有思想不通的問題,有實際困難等原因,也有一些干部弄虛作假,甚至充當不法業主的保護傘。全國馬上將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不僅要查企業,還要查地方各級政府的安全監管。我們要堅持和完善舉報獎勵制度,凡是媒體、互聯網曝光的安全事故,安監部門都有責任查清。
當前,我國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部分工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得不到落實,一些地方安全監管力度層層衰減。
安全生產監管工作越到基層力度越小,其中有思想不通的問題,還有實際困難等原因,但也有一些干部弄虛作假,個別人甚至充當了不法業主的保護傘。
去年11月25日,云南曲靖一煤礦發生爆炸,造成32人死亡。經查,這家煤礦在關閉名單里,國家都公布了。縣里竟然弄虛作假,搞“置換關閉”,用另外一個根本不存在的礦充數。這種現象多不多?一查還不止一個,全縣竟有25個!問題查出來后,當地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縣委書記、縣長分別受到處分,立即整改,一個星期就關閉了該關的煤礦。這說明,只要重視就能關掉。
一些地方在履行監管職能時,習慣用停產手段。尤其是在有重要活動期間,動輒命令工礦企業停產以保當地平安。這種行政命令其實不符合經濟規律,從實踐效果來看,也絕非長效之舉。因為恢復生產之后,工礦企業會把因停產導致的損失彌補過來,反而更容易超產能、超負荷生產,引發更多的安全隱患。
今年6月,全國將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這次排查不僅要查企業,還要查地方各級政府安全監管情況。突出重點行業、重點地區、重點企業、重點隱患,死死盯住可能釀成重特大事故的嚴重問題,下決心堅決治理。
社會公眾和媒體關注安全生產,積極反映問題、舉報事故,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也是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有力支持。我們要保障人民群眾對安全生產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堅持和完善舉報獎勵制度,及時公布典型事故的查處結果,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對于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中的違法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監察機關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接到舉報的部門應當依法及時處理。凡是媒體、互聯網曝光的安全事故,安監部門都有責任查清。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