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8日,臨汾市政府門戶網站接連出現兩則公告,內容顯示,多日來甚囂塵上的該市煤炭局長全國公選,已經步入謎底揭曉倒計時。
背景:礦難暴露行業腐敗
近日在臨汾當地,一種揶揄中不無心痛的說法十分流行,那便是2007年臨汾的“123工程”,其中的2和3,分指2個升遷前夕訇然倒下的地市級官員和3次死傷眾多震驚全國的礦難。過去的一年里,臨汾市頻頻爆出的負面新聞,在官方發言和坊間熱議中,均毫無爭議地被概括為“大面積官煤勾結、行業全面腐敗的集中爆發”。該市在全國范圍內公選煤炭局長的舉措,便誕生于這樣的背景之下。
剛剛過去的2007年,臨汾市官場巨震連連,一波勝過一波。原任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的王月喜,因公款出書和大肆賣官被判有期徒刑12年。隨著王的落馬,其曾任市委書記的霍州市上至市委常委,下到普通科員,大批干部被證實職務升遷與崗位調整與王在位期間的權錢交易有關。此事余震未消,臨汾市分管煤炭的副市長苗元禮案發。苗案查處期間,臨汾市范圍內,50余名煤老板先后被紀檢部門傳喚,苗被“雙規”后不久,臨汾市煤炭局局長楊吉春、副局長李志剛因與此案有關先后被雙規,煤炭局多名干部隨后被傳喚配合紀檢部門查案。有知情人透露,那段時間,該局但凡管點事兒的人都提心吊膽,即便正常的開會,人員都難以召集,“人人自!痹谶@里并不是夸張的說法。
一位熟知臨汾煤炭局內情的當地人表示,該局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監管不力或者叫不作為,現有管理體制存在很大漏洞,幾年前原有的通風、機電、地測等專業職能管理科室撤銷后,現有科室多是以“辦手續”為主要業務的綜合性科室。而辦手續的過程又太腐敗,從“過大廳”到“起文件”,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吃拿卡要。本應由局里打印下發的文件,在這里卻是煤老板自己花錢代辦,煤管局附近的打字復印店,打印一張文件收費可達50元……臨汾市某縣一位煤老板則如此告訴記者,每次事故后的全面停產整頓期間,兩三個月內天天有人驗收,而接受驗收的過程,也就是請吃請喝行賄送禮的過程。即便正常生產期間,多數時間也都花在了辦手續和接待檢查上,礦上幾乎成了招待所,每天忙著吃吃喝喝迎來送往,打發走來人已是下午,哪里還有時間抓安全?!
如此畸形的行業生態,在接連發生的煤礦事故中得到驗證。2007年3月,余家嶺煤礦事故發生后,經查,該礦六證已全部過期,事發前當地政府曾派兩人24小時駐礦監督其停產,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生了100多人同時下井非法生產、26人喪生的事故。因為這起礦難,臨汾市政府一次處理了37名干部。而發生在當年年底的洪洞“12·5”礦難,更以“六證齊全”情況下105條鮮活生命的逝去,觸目驚心地揭示出當地隱藏已久的官煤勾結、監管嚴重不力的狀況。此次礦難之后,洪洞縣數名官員因受賄和失職被起訴,多名干部被免職,至此,臨汾市近年因煤礦事故被問責的各級官員已不下百名,市長李天太亦因此事被免職。
洪洞“12·5”礦難之后,臨汾市大小煤礦再次全面停產整改,其間,當地有人傳言:“12·5”礦難發生地,礦區建設表面看來十分完善的洪洞縣瑞之源煤業有限公司,將有望辟為煤礦安全警示教育基地。這樣的說法尚未得到官方回應,新年剛過,2008年1月20日,該市汾西縣一私開窩點再次發生瓦斯爆炸,造成二十多人死亡……
臨汾,這個因煤而興的城市,正空前頻繁地經歷著與煤有著密切關聯的無奈與傷痛。
招賢:重壓之下公告“海選”
洪洞“12·5”礦難發生之時,臨汾市煤炭工業局局長楊吉春已因牽扯苗元禮案被雙規,該局日常工作暫由市政府一位副秘書長主持。2008年元旦剛過,臨汾市委組織部即發出公告,“為提升臨汾市煤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市委、市政府決定,面向全國公開選拔煤炭工業局局長(正縣職)。公告開出的條件重點強調了兩條:一為專業,二曰經驗。盡管當地官方一再聲明,此舉只是工作需要和正常的人員選拔,但這一舉措與之前數起礦難之間的關聯,仍然成為眾多關注者心目中的必然。
對于臨汾市委、市政府的這一新鮮舉措,坊間有著諸多截然不同的理解與揣測。在相對積極的看法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政府希望“找一個關系單純、不受利益牽扯的人來坐這個位置,通過引入一個鐵腕煤炭局長,來徹底抑制礦難”,顯示了政府改變當地煤炭行業生態,徹底扭轉局面的決心;也有人認為,將扼制礦難的希望寄予煤炭局長一人身上不現實,但是應當肯定臨汾此次首開先河招募賢人的背后,透露出的直面現實的勇氣和開放度。與此同時,更多人對臨汾市此舉不以為然:把這一崗位推向市場,有“卸責交賬”之嫌;亦有人擔憂,“公選上來的人雖然少了利益糾葛,但同時也可能會缺乏上下支持,搞不好反而會害了一個好人”。
1月24日,記者在臨汾市煤炭工業局與煤炭生產安全監察局共用的辦公樓內看到,分屬兩局的兩個“違紀舉報箱”醒目地懸在樓門入口一側,途經此處的工作人員個個神情嚴肅。記者在院外遇上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煤炭局近年來的數任局長中,既有外地人也有本地人;既有懂專業的,也有不懂專業的。總結他們任職期間的大小事故發生頻數,其實并無明顯關聯!坝卸畬I的在位時出過事,也有不懂專業的在位時反而沒出事。畢業于礦院,從基層煤礦礦長一步一步上來的前任局長楊吉春便是現成例子!贝巳诉透露,去年發生的幾起事故,無一例外存在“老鼠打洞”式的超層越界問題。如果真的下礦檢查,沒有發現不了的。作為煤炭安全管理職能部門,局里有相當一部分科室工作人員不懂業務,只管收錢辦手續,出一次事故“蔫”幾天,過后吃拿卡要一切照舊。這樣的情形下不出事故是偶然的,出事故才是必然的。總而言之,與其大張旗鼓招人,不如下大力氣完善管理體制,杜絕權錢交易。
正反兩方面的議論,對于此次公選的提出和實施者來說,無疑都是壓力。
2008年1月25日,煤炭局長公選筆試開考的前一天,一位科室負責人表示,自從煤炭局長公選報名開始,辦公電話便響個不停,來電的人除報名和咨詢情況者外,更多的是全國各地關注此事的媒體記者。他“幾乎每天都要加班,晚上常常要到12點以后才能休息”。對之前坊間流傳的“全國共有70多人報名參加此次公選,報名者中本地外地皆有,主要來自北方產煤地區”的說法,這位負責人未置可否。
眾愿:綜合治理扼制礦難
2004年4月發生在臨汾隰縣的一起煤礦瓦斯爆炸,造成36人死亡。這起事故直接引發了以臨汾市為試點的煤礦產權改制,即當地煤老板所稱的“買資源”!懊魑a權、整合資源、有償使用、確保安全”,是此次改制的核心內容,“讓煤老板真正對煤礦安全負起責任”是這次改制至今仍無人否認的良好初衷。主持此次礦改的,正是時任臨汾市副市長的苗元禮。礦改啟動之初,即吸引了全國媒體的關注。包括一些專家在內,不少人評價此次礦改不失為根治煤礦安全隱患“頑疾”的一劑良方——煤老板買斷礦產開發權后,成為煤礦永久性的主人,就會舍得在安全設施上增大投入;同時,隨著準入門檻的提高,很多沒有資質和實力的小煤礦礦主便無權再進行煤礦開采,從而可以有效提高煤礦生產的安全性。然而3年后的數次礦難,為此次礦改畫上了一個并不完滿的句號。
對前一次改制的否定,即是下一次改制的開始。
值得關注的是,2008年1月中旬,一場以“資源整合企業重組股份制改造和托管”為主題的深化煤炭體制改革座談會在臨汾召開,省內外多家大型煤企的負責人和專家應邀參會。數日之后,新到臨汾主政的夏振貴對媒體闡述了一套全新的礦改思路:以煤礦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為主要形式,以集約生產和長效安全為基本目標,以引進省內外煤炭大企業、大集團對現有煤礦進行買斷、兼并、重組、股份制合作、租賃、托管為主要辦法,從而推動煤炭產業實現生產規模化、標準化,經營專業化和安全長效化,實現所有者與經營者的互利共贏。與此同時,用3個月時間,花大力氣整肅干部思想作風!芭R汾的煤炭產業發展已經到了‘破題’的關鍵時期,到了真抓實干的階段!”
2008年1月28日,臨汾市政府門戶網站對1月26日筆試成績發布的公告中顯示,通過學歷和資歷審核有筆試資格的報名者為38人,最終32人參加了筆試,其余6人缺考。該網站同時發布了另一則公告,內容為筆試后即將進入下一輪面試的11人名單。最終誰將臨危受命?答案應就在這11人中。而此時,喧鬧過后,人們最關注的似乎已不再是這一處級干部崗位的最終人選,而是其上任之時,臨汾能否重塑一個相對風清氣正的環境,助其沖破既得利益集團利益鏈的重重包圍與束縛,在最終的“PK”中獲勝。
2007年的臨汾,有著太多的傷痛;2008年的臨汾,將如何回應人們的期待?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