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十一五”重點工程、中國最大的水運工程長江口深水航道三期治理工程14日通過交通運輸部的驗收。從東海到上海外高橋碼頭,打造出一條水深12.5米、全長92.2公里、底寬350至400米的雙向航道,拔掉了卡在長江口進出東海咽喉要道的“骨鯁”。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翁孟勇在此間表示,這是中國投資最多、工程量最大、工程最復雜、持續時間最長的水運工程。深水航道貫通后,第三、四代集裝箱船和5萬噸級船舶可雙向通航;第五、六代大型遠洋集裝箱船和10萬噸級滿載散貨船及20萬噸級減載散貨船,可乘潮通過長江口。
長江口是長江進出東海的咽喉要道。奔流而下的長江到入海口時,攜帶的泥沙在長江口形成攔門沙河段,水深僅6米,成為長江通航的瓶頸,制約了上海、長江三角洲及長江流域經濟的發展。為打通進出長江的咽喉,1998年1月27日,長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一期工程開工,到2000年3月完成,航道水深增深到8.5米;二期工程于2002年4月開工,2005年3月完成,航道水深由8.5米增深到10米;三期工程2006年9月開工建設,2010年3月14日實現12.5米航道水深的目標。
翁孟勇指出,目前,上海港的貨物吞吐量穩居世界第一,集裝箱吞吐量穩居全球第二。長江口咽喉要道的打通,對于推動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作用,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飛躍具有重要意義。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