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寧波12·16民房坍塌事件已過去了近一個月。昨天寧波市江東區政府召開媒體通報會,通報徐戎三村居民樓倒塌事故周邊的危房、下一步“解危”計劃、撤離居民的安置問題,但未提及備受關注的樓房倒塌原因。
被指用專業術語來糊弄
去年12月16日,江東區徐戎三村一幢6層居民樓發生倒塌事故,1人死亡。
徐戎三村共有12幢居民樓,事發后,專家對周邊11幢房屋進行了鑒定,結果為1幢、3幢、6幢、7幢、9幢、10幢、1-4號、5-7號房屋的危險性鑒定等級為C級(部分承重結構承載力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現險情,構成局部危房);4幢、5幢、8幢房屋危險性鑒定等級為D級(承重結構承載力已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體出現險情,構成整幢危房)。根據專家組意見,江東區提出解危計劃:第一批8幢房屋到2014年6月10日前完成解危;第二批3幢房屋到2015年3月30日前完成解危。
“解危”,是指對房屋進行加固和糾偏。
塌樓周邊11幢房屋均為危房
大家最為關注樓房的坍塌原因, 但通報會內容及答記者問環節中,都未對此有提及。江東區政府僅回應調查組正在做進一步調查,尚無結論性意見。
據了解,整個徐戎三村共有208戶居民撤離,現已回遷的有134戶,目前仍有226位居民被臨時安置在賓館。當地政府表示,已安排慰問、結隊、疏導等工作,確保安置居民能夠過上一個祥和的春節。
調查已近一月仍未得出結論
通報會上,有記者提問“兩年前就有群眾反映樓房有質量問題,為什么政府沒有給予重視”?寧波住建委相關負責人對此答非所問,稱“原因仍在調查”。
江東區政府常務副區長李國宏發布的內容,包含一連串專業術語的鑒定結果,此舉引來了與會媒體的質疑。
新華網昨天的消息更將矛頭直指政府“用專業術語來糊弄,這些只有專家才能看懂的專業術語,普通老百姓怎么會理解,而且含糊其詞沒有明確是否存在質量問題……”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