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大連石化公司一聯合車間三苯罐區發生的儲罐閃爆著火事故,已造成兩人死亡、兩人失蹤。
6月3日下午,大連市安監局通報了中石油大連石化公司“6•2”火災事故的相關情況。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車間是生產乙苯、苯乙烯的車間,在2012年3月已經停產,2013年按照公司隱患治理計劃,中油七建負責對939號儲罐儀表平臺進行更換。
6月2日,受中油七建委托,大連林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4名工人對大連石化公司一聯合車間939號儲罐儀表平臺進行更換作業,14時20分左右,939號儲罐罐頂突然發生爆炸隨之著火,并相繼引起936號、935號和937號儲罐著火。該負責人還介紹,事故直接經濟損失58萬元。
中石油大連石化為中石油旗下的最大煉廠,也是中國第二大的煉油廠。雖然大連市安監局表示,大連市已經成立事故調查組,會追根溯源,隨時向外界公布進展。不過,中石油大連石化在4年間已經發生6起爆炸事故。
2010年7月16日,中石油大連石化輸油管道發生爆炸,泄漏的原油(93.15,-0.30,-0.32%)造成430余平方公里海面污染,直接經濟損失超2.2億。同年,中石油大連石化又分別發生“10•24”火災和“12•15”火災,后者造成3人遇難。
2011年,中石油大連石化又連續兩月發生了兩起火災。7月16日,大連石化公司煉油裝置泄漏引發火災,數萬噸原油泄漏流入附近海域,至少50平方公里的海域受到污染。8月29日,大連石化分公司兩罐體之間管線爆裂,再次發生火災。隨后,中石油決定,免去蔣凡大連石化公司總經理職務。
2011年11月,國務院也宣布,大連石化過往4起事故都是責任事故,給予64名事故責任人黨紀、政紀處分,另有14人被追究刑事責任。
業內專家表示,石油企業出現安全問題,一方面是因為技術,另一方面則主要在管理和監管。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微博]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中石油大連石化多次發生如此嚴重的事故,企業內部管理問題肯定是存在的,同時也反映出監管存在問題,以及處罰力度不夠。
“企業有如此多的問題,政府是怎么監管的?再者,中國企業書面采取的安全措施一定不會比國外企業差很多,但是很難指望企業自覺地去落實這些安全方面的措施,因此安全投入要跟懲罰多大有直接關系。”林伯強說。
另外,林伯強還表示,不僅是中石油,最近國內安全事故也非常多,希望借此能夠使我國在安全和環保方面有一個質的改變,而不是簡單地處罰之后就結束了。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