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橋上車自燃 猛噴八瓶滅火器燒剩骨架
2013-11-18
來源:沈陽晚報
| 瀏覽:
評論:
收藏
沈河區文化路立交橋環島上,一輛白色桑塔納轎車發生自燃,大火在5分鐘內將整輛汽車燒成骨架,黑煙沖天。 自燃發生時,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正好路過現場,立即下車,與交警和司機一起參與撲火。但遺憾的是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

沈河區文化路立交橋環島上,一輛白色桑塔納轎車發生自燃,大火在5分鐘內將整輛汽車燒成骨架,黑煙沖天。
自燃發生時,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正好路過現場,立即下車,與交警和司機一起參與撲火。但遺憾的是,雖然大家至少使用了8瓶干粉滅火器,大火卻越燒越大,幸好消防車及時趕到滅火,才未出現更大危險。
事后,記者將救火經過講給消防專家。專家分析,這本是一場能及時撲滅的小火災,但由于操作存在諸多誤區,最終事與愿違。
現場直擊:火為啥越撲越大
當天,市民韓先生從家里出發,開著自己白色的“桑塔納2000”前往沈陽北站。9時10分左右,韓先生開車經過文化路立交橋,意外發生——“水箱爆了”。水溫表很快過了紅線,有白煙從車底下冒出來。
韓先生不敢怠慢,立即把車停在文化路立交橋環島邊上,下車檢查。“我想讓車在這里涼快一下。”他事后回憶。隨后,韓先生打開了車前蓋,準備檢查,但這時,火苗從里面躥了出來。
“著火了!”韓先生大喊。由于地處交通樞紐,報警后,迅速有兩名交警騎摩托趕到現場,二人向過路車輛借來干粉滅火器,開始滅火。此時,沈陽晚報采訪車也路過現場,記者見狀,也下車參與救火。
兩個2升的滅火器很快用光。記者見狀拿起一個空滅火器,向過路車輛搖晃求救。很快,幾位的哥伸出了援手,把自己的車載滅火器遞過來,一名公交車司機還拎過來一個水桶。
但火情大大超過了大家的預料,噴光了至少8瓶干粉滅火器后,火勢不降反升,幾乎在一分鐘之內,大火迅速燒遍全車,黑煙高達三層樓。“趕快撤離,別救了!”擔心油箱爆炸,交警大聲將記者和司機勸離現場,封鎖交通現場,隨后,著火汽車傳出玻璃的爆裂聲。
幾乎與此同時,警笛聲傳來,一輛消防車趕到現場,消防人員迅速下車,進行專業滅火。15秒后,大火被撲滅,韓先生的白色桑塔納變成一具黑色的骨架。
“嚇得我冷汗都出來了。”事后,現場一名交警感慨。
消防專家:“這場火沒救對”
大火滅了,但現場很多人不明白,這么多人參與救火,為啥車還被燒毀?記者昨日求教康平縣消防大隊中隊長趙凱。趙隊長指出,這次滅火存在很多誤區。
●誤區1:看見冒煙就開前蓋
發現冒煙后,韓先生上來就打開車前蓋,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做法。車前蓋冒煙,說明里面已經處于陰燃狀態,此時打開前蓋,大量空氣涌入,會讓陰燃的火苗立即變成明火。車輛著火,通常3-5分鐘就可以蔓延到高峰期,5-8分鐘就能徹底燃燒。因此,正確做法是:停車后,先切斷發動機的油源,第一時間撤離車輛,撥打火警,等待專業救援。自行救火時,可以給車前蓋開一個小縫,用滅火器透過縫隙向內噴射干粉。
●誤區2:滅火器沒看清就用
現場,記者發現,從的哥手里借來的滅火器,還沒用兩下就“沒電了”。對此,趙凱解讀,現在很多車載滅火器都不合格。一般來講,一輛汽車應該配備一個4升裝的干粉滅火器,但現在很多車主只配備2升裝,著火時根本不夠用。
●誤區3:看見火焰就噴干粉
救火時,大家看見哪有火就往哪噴干粉,上來就一頓“胡摟”。對此,趙凱隊長解釋,正確使用滅火器,應該是對準火焰根部實施噴射。如果只對著火焰外部噴射,干粉反而會被“頂回來”,根本達不到滅火效果。
汽修人員:“老爺車”要定期檢查
資深汽修人員提醒車主,冬季到來,尤其是老爺車,汽車的部分零件會因溫度降低而變得更加脆弱,這時保養和檢查顯得尤為重要,要注意添加發動機水箱防凍液、檢查機油的油位是否在正常范圍、剎車液一定要保持正常范圍、檢查輪胎氣壓、檢查蓄電池是否缺電,此外還要注意檢查車子的油路和電路。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