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甌海區郭溪街道梅嶼西路一處河面燃起熊熊烈火,后被消防部門及時撲滅,至少有三輛停靠在河邊的私家車因此受損。有村民稱,起火時河面正浮著厚厚的一層油污,環境監察大隊調查發現油污來自附近一家鞋材廠。目前,起火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幸好卷拉門關著不然整個店恐怕都要燒掉了”
事發現場位于郭溪街道梅嶼村,著火地點是一條名為梅嶼河的斷頭河末端。
當村民發現河面起火時,大火已經燒得很猛,黑煙直冒。有人趕緊報了警。
村民胡女士在村里經營一家便利店,店門正對起火位置。因當天較往常推遲了一小時營業,逃過一劫。
“平時我們都是8點鐘開門營業。前一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去逛瞿溪會市,所以推遲了第二天的開門時間。當時我丈夫就住在店里,幸好卷拉門關著,不然借著風勢,整個店恐怕都要燒掉了。”胡女士有些后怕地說,自己年幼的兒子平時經常在起火點附近玩耍。
起火點東側一幢五層樓房,是村民李松國的家。“當時我在村里釣魚,看到自己家那個方向冒起黑煙,就趕緊往家趕。”李松國說,當時火勢很猛,火焰直躥到他家樓頂,面朝河道方向的不少窗戶被燒開裂了。
不僅如此,停在河附近的車子也遭了殃。有的車子部分被熏黑,后視鏡被燒毀。附近的一些車主聞訊紛紛趕來,將車子開走。記者在現場看到,被燒得最嚴重的是一輛紅色雪佛蘭轎車,車右側車門和車窗已被全部燒毀。
河面泛著黑色油污散發刺鼻氣味
昨天下午3時許,記者在現場看到,河面上泛著黑色油污,走近能聞到刺鼻的氣味。幾個工作人員正站在小木舟上,用工具將河面上的油污舀到舟上的塑料桶內。
消防隊員王子彬說,河面上漂浮著的油垢厚1厘米左右,面積有二三十平方米。當時這些油垢被引燃后,現場火焰高度有四五米,濃煙高度有十幾米。而附近的民房與大火的最近距離只有3米左右,大火步步逼近,情況很是危急。
應付這類的火災,光是靠水已經不能奏效。只能使用A類泡沫(獨特配制的新型泡沫滅火劑)與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對大火進行覆蓋式撲滅。據甌海消防部門介紹,他們用掉1公斤A類泡沫與4噸水,經過5分鐘處置,成功撲滅水里的大火。
甌海區環境監察大隊大隊長彭朝陽介紹,火被撲滅后,他們請了兩家專業公司,先用攔油繩將油污阻斷在約200平方米的范圍內,再采取人工打撈和吸油棉抽取的方式,將油污裝入槽罐車,送往專業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理。
工人操作失誤導致油污泄漏涉事企業已被查封
據了解,涉事企業是溫州市雅紳達鞋材有限公司,油污泄漏后通過雨水管道入河,從而造成污染。記者看到,企業所處位置沿河至梅嶼河末端,距起火點有百余米。
涉事企業負責人黃先生說,3月3日,因工人操作失誤導致油管破裂。泄漏前后持續了10分鐘,后來管道被修好了。泄漏當天,三溪環保所在對河道進行巡查時發現這種狀況,并跟企業約談。隨后,涉事企業委托梅嶼村村委會清理河道。幸好起火時,清理河道的人員正好離開了。
黃先生說,這油污其實是一種軟化劑,被稱為軟化油,是他們企業生產所需的一種原材料。供應商是中石油,從供應商提供的原材料成分報告來看,軟化油對水體和人體無毒害作用。他們用軟化油來制作鞋底橡膠,平時裝在儲存罐中,通過油管輸送使用,由工人利用開關一處閥門控制。當時油污泄漏量估計有一噸左右。
目前,當地安監部門已會同環保部門,對該企業進行了查封,阻斷了污染源。
涉事企業稱油污不可燃起火原因還有待調查
有不少村民猜測,是有人往河道里丟煙蒂等明火物質而導致火災。
但黃先生稱,他特地打電話詢問了供應商,對方說軟化油是不可燃的,不可能燒起來。為了驗證說法,黃先生說,他曾將軟化油倒入臉盆內,用火柴點燃,并未看到有持續燃燒的現象。
記者提出能否重新演示一遍點燃實驗時,被黃先生以企業已停產為由婉拒。
公安部門初步調查后認為,尚未發現能證明該起火災存在人為縱火的有力證據。起火的確切原因有待相關部門作進一步調查。
“我們已經對受污染的河水取樣,三個樣本已經送至甌海區環境監測站,主要是對河水樣本的石油類物質等指標進行監測。”彭朝陽說,即便將油污清理干凈,今后河道仍有可能發黑發臭,因此環保部門還會請專業公司對河道作進一步修復。
彭朝陽說,涉事企業的行為已涉嫌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按照規定,可以對其處以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下一篇:山西兩車相撞 起火爆炸致13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