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3點30分左右,金銀潭大道路邊某在建工地失火,燒了30多間板房,百余工人的衣物財產也化為灰燼,所幸消防官兵撲救及時,沒有人員傷亡。
圖為消防員趕到現場滅火。
20多名工人逃出火場
昨天下午3點50分左右,記者趕到位于金銀潭大道靠宏圖大道一側的事發地點,此時,大火已經基本被撲滅,5輛消防車停在失火地點附近,消防官兵正用水管澆熄板房下的余火,并將廢墟中找到的煤氣罐轉移到安全區域。
附近工作的劉先生用手機拍下了失火時的畫面。據他介紹,火災發生在下午3點30分左右,失火的活動板房很快將周圍其他的板房全部引燃,失火現場濃煙滾滾。大約10分鐘后,消防官兵趕來,將大火撲滅。但此時,板房中工人的財物已經被燒成了一片灰燼。
72歲的工人孫師傅告訴記者,最初失火的是位于板房群中部的一間兩層板房,當時1樓沒有人,2樓有一對夫妻,兩人看見樓下失火后,迅速從樓上跑了下來,在其他房間休息的工人也紛紛跑出。
發現失火后,很多在板房中的工人沒有忘記將個人財物從板房中救出,在事發地點不遠處的一塊空地上,有三四個電風扇及幾個塑膠桶和旅行箱。
據工人徐師傅說,事發時,他正在離事發地點不遠處的工地做工,突然聽見工友說身后好大的煙,待他回頭看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住的板房著了火。徐師傅和同住的工友跑回板房時,大火已將自己所住的板房吞沒,沒辦法回去搶救自己的財物。
大火燒毀的板房約有30多間,里面住著的工人有100多人,分屬不同的公司,都在附近的工地做工。
大火暴露板房許多消防隱患
板房為何易失火,而且一燒就出現“火燒連營”的情況?
記者采訪了一名有著20多年工地安全工作經驗的業內人士。他說,目前多數工地上使用的活動板房板芯材料都有燃點低、易燃的缺點,燃燒而產生煙囪效應橫向蔓延,會形成流淌火。消防部門禁止用這類材料搭建活動板房,但一些建筑工地為節省成本,大多采用這種廉價的易燃材料。
他說,天氣炎熱,電器線路故障也極易引發火災。此外,有些板房之間的間距不足,加上工人有時會在板房鋼板上搭建一些用來晾曬衣物的架子,甚至是給寵物狗居住的狗屋,這些“違建”都會使得活動板房在失火時出現“火燒連營”的情況。
在離此次失火地點大約15米遠的地方,另有20多間板房,記者在這些板房中看到,很多接線板上都接著多個電扇、手機充電器等設備;而這些板房中,又有三五個房間是專門用來做飯的,里面放著煤氣罐和鍋碗瓢盆等廚房用品。這場火災發生后,有工地工作人員將幸存板房上搭蓋的一些木板和門板拆除,據其介紹,這是為了防火。
目前,火災具體原因正在調查中。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